城市化的原因
城市化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追求更好的生活,第二,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第三,高速公路不断发展,交通更加便利,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城市化的原因
城市化,别名城镇化,指的是随着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由传统乡村型向现代城市型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从人口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的定义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化是农村地区或者自然区域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其内涵包括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地理空间城市化、社会文明城市化等,其中经济城市化主要指的是产业结构的城市化。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角的分析:乡村衰落的成因及治理
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指出“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重要战略的提出, 为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三农” (农业、农村、农民) 问题指明了方向, 对我国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振兴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 令人长期困扰的“三农”问题
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国。新中国成立以前, 我党探索了“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农村和农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很多牺牲;新中国成立初期, 工业部门借助“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形式积累资金, 农业、农村和农民为我国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与城市相比, 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基础不稳、农民收入较低;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年向城市转移, “空巢老人”“空心村”的现象有增无减, 农村老龄化严重, 乡村凋敝的现象逐步显现。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阶段, 城市与乡村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市民与农民之间, 发展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从2004年开始, 中央一号文件一直重点关注“三农”问题, 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高度重视, 也彰显了“三农”问题在我国“重中之重”的地位。近些年来, 中央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 促进了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民生不断改善。党的十七大提出,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但迄今为止, 我国的“三农”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 “中国梦”需要乡村振兴
2012年11月,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他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执政理念, 既饱含着对中国国情和历史的深刻洞悉, 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目标, 即“到中国***成立10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 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想,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 它既包括城市的现代化, 也包括农村的现代化;既需要工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 也需要农业等第一产业的发展;既是城市市民的梦想, 也是广大农民的梦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 农民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地位, 大量的农村人口时刻提醒我们, 要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复兴中华民族, 就不能忽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只有六亿多农民实现了富裕昌盛的梦想, 全体中国人民的“中国梦”才能实现。乡村振兴与城乡协调发展, 不仅关系“三农”问题, 也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从这个角度看, 如果没有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 “中国梦”就是残缺的;缺少乡村振兴的“中国梦”是不完整的。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不容忽视
城市化是我国正在实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 城市化加速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然而, 与城市化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逐步凸显, 不容忽视。
(一) 农村人口结构失衡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二、三产业迅速发展, 在持续数十年的时间里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形成了乡村普遍出现老龄化、空心化的现象。从图1可以看出,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人口城市化步伐加快, 城市人口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农村人口数量迅速衰减。据统计, 2016年我国城市常住人口79298万人, 农村常住人口58973万人,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城市化率) 为57.3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 城市常住人口增加12320万人, 农村常住人口减少8140万人,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7.4个百分点。其中, 这些大量流出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集中在青壮年, 他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 提高收入水平, 选择到城市打拼。
图1-2000—2016年中国城乡人口对比 (单位:万人)
然而, 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 乡村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留守在乡村的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儿童, 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推进。
从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看 (图2) , 15—64岁的青壮年是我国农村总人口主要成分, 占71%, 0—14岁儿童占19%, 65岁以上老人占10%。但是, 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失严重, 2010年全国农村常住人口数比2006年减少8295.5万人, 其中15—64岁的青壮年减少数占农村总人口减少数的75.93%。
图2-我国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 (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转移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 众多历代务农的农家子女更倾向于“跳农门”。这群农村青壮年主力军选择离开家乡到大城市闯荡, 他们离土、出村、不愿意回村, 加剧了农村的衰落。
(二) 农村产业发展滞后
从农村的产业结构看, 我国农村第一产业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效率不高, 尤其是贫困地区, 仍在使用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农村第二产业生产工艺落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更为滞后。总体而言,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尚未形成。
我国虽然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 但不是农业强国, 在国际上仍属于农业初等发达国家。在世界排名中, 我国综合农业现代化排名仅处于第65名, 与势头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并不匹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农业经营模式制约了农业中现代要素的投入, 因而农业的生产能力弱、生产效率低, 一些主要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 且阶段性问题浮现, 导致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 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尤其是近些年来, 由于我国农业综合效益不高、海外主要农产品国家连年丰产, 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使得我国的农业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实际上, 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很多新旧矛盾, 由于农业生产风险大、收益低, 加之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 不具劳动能力的老人、孩子留守家中, 一方面导致了大量农村土地闲置、耕地撂荒, 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另一方面, 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 农村产业结构单调, 农民难以实现收入增加。
(三) 农村教育问题突出
大量的事实表明, 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后, 留守家中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 在有些地区, 如果不是逢年过节, 平时整个村庄难以看到一两个青壮年。由于父母远离家乡进城务工, 大量的留守儿童成为多数农村家庭的一大难题。据调查, 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事件发生很多, 且他们普遍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成绩较差, 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这些现象如不加予重视, 未来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此外, 20世纪末实施撤乡并镇和精简乡镇机构政策, 将小乡并入大镇、弱乡并入强镇。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精简了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 减少了财政负担。然而, 这一举措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后果。以农村义务教育为例, 撤乡并镇后, 乡村学校普遍实行了撤并, 许多原有的中小学校设施遭到废弃和破坏。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农村小学学校数不断减少, 尤其在2010年, 农村小学数量急剧下降, 而同年, 城镇小学数量明显增加 (见图3) 。政府对乡村学校进行撤并, 给农村教育造成了一系列影响, 有的地区农村学校分布密度过疏, 使得低年级学生上学的距离过于遥远, 既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又加大了安全隐患, 迫使部分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往离家较远的寄宿学校或者选择离家较近但学费相对昂贵的民办学校, 这给孩子们成长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图3-2006—2013年我国普通小学学校数
(四) 乡村传统文化衰落严重
乡村文化是乡村共同体内的一个“精神家园”, 它的最大特质是自然、淳朴的文化品格, 它所蕴含的静谧是历代人们的精神原点。乡村是一个天然共同体, 在这个共同体内, 基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长期互动和相互统一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文化, 并规范着人、自然与社会的基本关系结构, 维系着人们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
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发展, 在给乡村带来先进和富裕的同时, 也以强势力量改造和解构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 对传统乡村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与消解, 带来了深刻的文化冲突。大量人口的流出, 尤其是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使得乡村传统文化的凋敝越来越严重。一方面, 大量人口的外出, 使得传统的节庆、风俗、饮食、手艺等等失去了传承的土壤;另一方面, 在利益至上的原则支配下, 很多乡村文化出现了异化, 过去那种建构在熟人关系上的亲切与温情瓦解了, 取而代之的是功利主义的泛滥。
(五) 乡村社会治理隐患存在
由于显著的城乡差距, 农村居民在经济发展、社会安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扶弱济贫等方面诉求日益增多, 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 缺乏完整的乡镇治理体系, 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客观上加大了农村地区社会治理的难度:大量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后, 形成人口庞大的农村留守群体;家庭成员的分居对农村传统稳定的婚姻家庭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乡村公共生活缺乏活力;土地征用、拆迁等利益冲突和突发事件频发等。
在客观上, 这些影响对农村社会治理形成了新的困扰和挑战:大量劳动力出外打工使农村社区建设缺乏必要的主体;撤村并点等农村社区调整使村民缺乏社区认同;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开展乡村治理所需的经费支撑能力不足。
(六)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堪忧
城镇化带来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农村环境污染源不仅来自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排放, 还有农牧业生产中产生的农业污染, 例如养殖户滥用激素和抗生素, 种植业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 造成水体和土壤中有毒药物和重金属含量超标;非法转基因作物在农村不时突破监管。据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 耕地超标率为19.4%。农村环境污染不仅污染空气、地表水, 还危及地下水、土壤以及农作物的基因安全。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空气、水、土壤、人体健康以及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危害非常显著, 由此引发的农村群体性事件也逐年增多。
三、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衰落的成因剖析
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会导致农村人口下降, 许多乡村社区因此消失, 这是几乎所有现代化的国家都经历过的阶段。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 乡村衰落现象也不例外, 但其成因却是多方面的。
(一) 国家发展战略选择所致
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历史选择看,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重点、排序和资源配置导向侧重于重工业和城市, 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再分配不利于“三农”发展。1949年新中国建立初期, 尽管我国城乡存在差别, 但是在整体低水平的条件下, 城乡矛盾并不十分突出。新中国成立后, 政府获得了极强的社会整合能力, 能够有效地动员和利用全社会各种资源制定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宏伟纲领, 如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化三改造”、60年代的“四个现代化”、80年代的“翻两番”, 其中,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国家工业化目标。在推进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 原始的中国工业资本存量少, 现代基础设施存量不足, 国家不得不选择以“统购统销”为特征的及牺牲农民利益来积累国家工业化资金的道路。
进入21世纪以来, 国家逐步调整了相关政策, 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 改变了农业养育工业的政策取向, 但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而低价征地、农民工低工资和农村资金向城市流动等新问题又日益凸显。
(二) 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使然
20世纪80年代, 农村掀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乡镇企业发展浪潮, 一度使我国农村到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气息。但是, 好景不长。随着我国城市综合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全社会的资本和资源逐步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向投资机会更多、利润率更高的二、三产业和城市集聚, 大量的农村资源和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出乡村, 而流向乡村的资源和资本极少。另外, 由于农产品多数属于基本生活必需品, 需求收入弹性小,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下降, 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直接消费量不可能有很大的增加, 这就决定了农产品大幅度价格提升的可能性不大, 农业生产者收入难以较快提高。
(三) 农业和农村尚未融入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基础, 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特征, 包括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的基本特点是人多地少、耕作地块细碎、靠天吃饭、传统要素投入大, 从事农业投资的风险大、收益率低, 农业现代化发展不足, 尚未完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因此, 经济发展需要转变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强化农业技术创新, 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品牌农业, 千方百计延长农业产业链, 增加农民收入, 提升农业发展优势, 推进农业现代化。
(四) “三农”问题相互交织, 突破很难
在历史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 国家在发展战略方面过分重视工业和城市, 导致我国城市不断现代化, 二、三产业不断发展, 城市居民收入较快提高, 而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相对滞后。“三农”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 并且这三者相互交织、相互制约, 短期内难以找到突破口。尽管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举措使我国农村取得很大发展, 但在其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潜伏性危机, 如果不及时应对, 有可能引起整个社会的震荡。
归根结底, 我国乡村的衰落现象, 既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 也是历史积淀的问题, 还是国家在发展战略方面过分偏重工业和城市的结果。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
为避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衰落现象,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并提出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报告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等词的首次出现, 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地位的高度重视、对农村未来的无限期许、对农民福祉的高度关心。“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在“兴”, 即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产业、增强农村活力、带动农民的致富创造性。
(一)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乡村的繁荣离不开农业和农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因为只有乡村产业兴旺起来了, 才能给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农村才会有发展的空间。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这是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的。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与其他产业紧密联系, 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石。但是, 传统的小规模生产模式和单纯的农业生产, 在经济上不能吸引青壮年劳动力留在乡村。在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今天, 为了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振兴乡村应当首先考虑的方向。
如何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首先, 应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农产品供求错位, 生产多、无效供给同样多的现象, 相关部门应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加强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避免农产品资源的浪费。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其基本内涵也包括建设现代农村产业结构体系。其次, 强调农村“多元化”, 不仅要发展好农业, 还要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是应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 加快现代农业和农村建设, 将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相关部门应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本地区农业和农村的主导产业, 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健康养生产业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业等农村新型产业,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特别是相关部门应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推动生态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将生态变为生产力, 这样有助于开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局面。最后, 培育新兴产业, 加速产业升级。“互联网+”作为当下经济发展的新业态, 可以与农村产业链相结合, 形成新一批智能农业、电商产业的特色产业集群, 有助于推动新农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二) 促进乡村人口的稳定
振兴乡村靠的是人。没有乡村人口数量的基本稳定, 乡村衰落不可避免;如果仅仅依靠留守在乡村的老人, 乡村振兴显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政府在推进乡村人口的稳步转移时, 要解决我国大规模城镇化过程中越来越严重的乡村人口流失和结构失衡问题, 要在妥善处理产业结构优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平衡基础上, 提高乡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振兴乡村需要新型农民的加入。现代农业和农村新型产业的发展, 急需一大批受过良好教育、掌握种养知识、懂市场、会经营的新型农业和农村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乡村医生、乡村教师、乡村农技员等专业技术人才。政府要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引导优秀的人才下乡创业, 带领传统农民转型, 实现共同富裕。与此同时, 吸引城市消费者来乡村长期居住和消费, 也是稳定乡村人口数量、缓解乡村人口结构失衡的一条可行的路径。
乡村发展需要构建一个让城市和乡村之间自由流动的体制, 应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 让农民可以从容地在城市里落户, 推动城市人口来到乡村, 让乡村既留得住美景又留得住人, 而且更重要的是, 让乡村的创新、创业变得更为便利, 推动那些走出去的乡村人才, 带着城市的经验、能力和理念返回乡村, 结合乡村的优势资源进行创业。
(三) 重视乡村科教和文化建设
当前, 我国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其实并不是城市而是乡村, 主要存在乡村生活条件简陋、教育资源缺乏、传统文化衰落等问题。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而当前, 我国农村教育资源匮乏, 农业技术落后, 阻碍了乡村现代化技术进步。因此, 乡村义务教育和科技人才引进必须得到高度重视。政府对于贫困地区学生的义务教育应落实到位, 保证每个农村孩子都有学可上, 不能盲目撤并乡村学校, 避免出现因家庭条件而中途休学、辍学的情形, 在确保教育资源充足的同时, 有侧重地发展职业教育, 培养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所需的新型人才。同时, 国家应加大对农村科技资金的投入, 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科研人员, 做到不仅有技术还要会用技术, 因地制宜, 充分运用农村各方面的资源,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我国传统文化很多来自于乡村, 独具特色的乡土气息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基本特征。乡村文化来自群众, 贴近群众,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地区的乡村文化都包含着属于自身的独特魅力。有关部分应以村为单位发掘乡村文化特色, 借助乡村旅游产业继承并发扬传统乡村文化。乡村旅游以乡土文化为本, 以人为主体, 留住乡愁, 发扬“乡村美”, 引导城镇人民到农村看绿水青山, 这不仅能有效地向外乡人传递民风民情, 体验传统文化, 也能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 带动城乡资本流动, 实现乡村经济文化层面的共兴共建共享。
(四) 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十九大报告中, 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 健全的法制制度能够维护农村的安全, 提高犯罪成本, 并加强农村法制宣传, 积极开展普法活动, 有力地降低农村犯罪率。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 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功能,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构建良好的乡村治理体系的组织基础和经济基础。
此外, 乡村治理与城市治理有类似的地方, 也有独特之处。传统乡村是“熟人社会”, 拥有相对稳定的结构与规模。在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中, 有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熟人社会的特点, 依靠农村中的有声望、有德行、有才情的新型乡贤, 建立德法互补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些新型乡贤生于农村、长于农村, 贴近群众, 与基层关系密切, 发挥好他们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有助于带动农村精神风貌的改变, 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为乡民谋福祉。另外, 新型乡贤回乡能够降低乡村治理的成本, 利用乡贤的感染力, 树立乡村新民风、新气象, 努力把乡贤培养成“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五)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有效的农村治理意味着能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维护乡村社会公平公正、保持农村社会长治久安。道路、水利、电力、教育、医疗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组成了农村经济系统, 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石,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的开幕式上, 国务院总理***表示, “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最大短板, 仍然在基层, 特别是农村和贫困地区。因此要着力强基层、补短板, 促进健康公平可及”。各级政府应有规划地使用财政资金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逐步消除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差异, 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 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 满足农民基础性需求, 加大对基层健康卫生事业的投入, 完善农村医疗体系, 中西医结合, 关注农村高发病症, 定期开展农村健康体检, 让广大农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需要注意的是, 让城镇公共服务走进农村并不是将城市基础设施强加给农村, 而是在保留农村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改善农村生活方式, 为村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六)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 意味着不仅城市要美丽, 乡村也要美丽。城乡生态文明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不能单一而论, 它们同属于一个生态命运共同体。有关部门必须将城市与农村的环境治理有机结合, 谨防顾此失彼, 不仅要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提高对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 也要避免来自城市的化工污染进入农村;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修复已被破坏的农业生态系统, 重视对湿地、林地的养护,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做到发展与保护并行, 建设与美丽并重;让农村在保留乡村田园风光的同时, 又不失现代化。
十九大报告将“农业现代化”扩展为“农村农业现代化”, 要求新农业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在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 通过打造特色生态古镇古村落, 以村寨为集体建设乡村特色小镇, 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特色古镇古村落的建立能够在保留乡村原有优美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人文价值的前提下, 留下美丽、留住乡愁, 将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产业相结合, 为美丽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总结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战略”中进行部署, 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有关部门对多元化的乡村发展理念应加以重视, 促成传统农业与新型农村产业相辅相成、共建共兴。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农民, 我们应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培育农民, 完善知识型、创新性农村人才培养方案, 为新农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要全面准确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建设产业发达、人口充足、文教昌盛、治理高效、设施完备、环境优美、与城镇化相匹配的社会主义现代乡村。
作者简介: 姜德波 (1966—) , 男, 江苏泰州人, 南京审计大学经贸学院教授,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运行、产业与区域经济;彭程 (1995—) , 江苏南京人, 南京审计大学经贸学院硕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来源: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原标题: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成因及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角的分析
本文来自初拥在故事结局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3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