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退休的几种说法
古代退休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仅仅限于是官吏,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于周,形成于汉朝时期,发展于唐朝时期,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退休制度
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官吏退休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条件。
《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事。”后来的汉、唐、宋、元等朝代基本实行七十而致仕的规定。
但到了明清两朝则规定“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但到达退休年龄之前也可以提前退休。
古代的退休制度是什么样的?宋朝最让人羡慕,唐朝最特殊
退休制度一直是深受重视的社会性问题,古往今来,关于它的讨论从未停止过。而前一段时间部分专家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建议,使得退休制度再次成为热点话题,社会大众就退休年龄以及退休保障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各抒己见,各种说法,莫衷一是。事实上,这不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讨论退休制度,这一亘古不变的话题,伴随着整个古代历史。中国自古就有退休制度,不过各个朝代有所不同。
严格意义上讲,在唐宋以前,是没有“退休”一词的,它始见于唐宋文献典籍,比如唐代韩愈在《复志赋序》中写道“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在唐宋以前,人们常用“致仕”、“致事”等称谓来表示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必须说明的是,古代的退休制度与现代概念不同,它仅限于官吏,普通百姓退休,是不能叫“致仕”的。《春秋公羊传》里就对“退而致仕”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意思就是将职位权利还于君王。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始建于周王朝,《礼记.曲礼》载:“大夫七十而致事。”不过,西周灭亡以后,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君王不断更迭,臣子们亦是朝秦暮楚。而且,当时人们的寿命普遍较短,活到七十岁以上的官员寥寥无几。所以在这一时期,退休制度相当于摆设,无人重视,它本身也很少应用于实践。
直到汉朝以后,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才真正形成。不过想在汉朝享有退休资格,非**重臣不可。汉朝规定,从官职上退下而能够称为“致仕”的官员,需要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是年满七十岁,另一个则是官员俸禄要在两千石以上。在汉朝,两千石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以后,可以领取原有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退休金;但是在两千石以下的官员退休,则没有任何退休金,退休以后全靠自己养活。不过,汉朝皇帝在官员们“致仕”时,通常会给予优秀官员大量赏赐,一则安抚官员,让他们不至于心生不满,二则激励官员,为官员们树立榜样。
与汉朝相比,唐朝的退休制度,对待退休官员要优厚的多,同时也更加随性。唐朝与汉朝一样,都是规定官员官职越高,退休以后享受的待遇越优厚,不过唐朝有一个“保底措施”,即使是六品以下的官员,退休以后,朝廷也会赏赐不少土地,用以养老。有了这些土地,大富大贵可能不太容易,但想要做个小地主还是轻而易举的。
而且,在唐朝还有一个很特殊的规定,那就是退休年龄跟形象挂钩。盛唐时期,国家对外开放,万国来朝,大唐皇帝自然重视官员形象。所以,在唐朝做官,若是长相显老,可能还没有到退休年龄就要“被迫致仕”,若是官员老年时依旧容光焕发,可能到七八十岁,皇帝还是不让他“致仕”。至于这项规定对于官员来说是喜是忧,便是因人而异了。
当然,不论是汉朝,还是唐朝,在对士大夫待遇这块,都不如宋朝。宋朝被称为“士大夫的天堂”不是没有理由的,在宋朝做官,确实很吸引人。北宋时期规定,官员的退休年龄为70岁,而官员退休以后,不论之前官职,退休待遇一概按之前官职论,俸禄一分不少。宋神宗甚至允许官员带职退休,官员致仕以后,皆晋升一级。除此以外,北宋还规定,官员们在退休以后依旧享有政治特权,当官的子孙可以通过荫补获得官职。即使是宋朝财政入不敷出时,皇帝依旧没有苛责官员,总是在降低官员退休工资以后,又想方设法的从其他地方补回来。
不过,这样的退休制度利弊都很明显。宋朝士大夫重气节,忠国家,社会读书氛围浓厚,但与此同时宋朝冗官情况极为严峻,官僚体系臃肿,导致政府财政压力大,办事效率低。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士大夫从“皇帝身边的客卿”,彻底沦为“给皇帝打工的”。朱元璋出身贫苦,他痛恨贪官污吏,连带着对于满口仁义道德的士大夫们也十分不满。故而,明朝整体的退休制度都比较严苛。明朝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可以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官员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致仕,后来又规定特别突出者可以升两级致仕。然而,明朝的官员整体俸禄很低,起初朝廷还允许致仕官食原俸,但很快朝廷就将这一规定取消,且规定退休官员一般情况下不发放退休金,实在“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清朝的退休制度,基本上是承袭明朝的。
其实,明清两朝的退休制度与前朝有着重大的不同。在明清以前,不同朝代的官员退休年龄以及待遇可能有所差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官员们即使退休以后,依旧拥有参政权。官员们在退休以后,依旧可以光明正大的行走在朝堂上,发表建议,只是实权没有在职时大而已。然而,明清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退休官员的权利越来越少,他们在退休以后,名义上不再拥有实权。至于暗地里的操纵,则是各方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事实上,关于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明清以前,官员们拥有过多特权,导致官僚阶级不断膨胀,严重威胁了皇权,然而明清减少退休官员待遇以后,官员们为养家糊口,往往会在在任时疯狂贪污,大肆敛财,贪腐之风不降反升。所以,退休制度对于官僚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退休制度的得与失,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资料:
《复志赋序》 韩愈
《礼记.曲礼》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做官称为“仕”,或“入仕”,把退休称为“致仕”、“致政”或“休致”。“致仕”一词,最早出自《春秋公羊传》,里面有“退而致仕”一句。所谓“致仕”,就是把官职禄位还给君王的意思。所谓“休致”,就是退休养老,用俗话说来,对文臣叫做“告老还乡”,对武将叫做“解甲归田”。周初,官吏增多,分职任事,把“致仕”作为官制中一项内容。在《礼记·曲礼》记载的礼制中,已有“大夫七十而致仕”之礼。至汉朝,逐渐形成一套人事行政制度,明确规定了致仕的条件和待遇。汉代官吏退休后一般不给俸禄,但可举荐一嫡亲子弟为官。从东汉章帝始,退休有了俸禄。《后汉书》记载,尚书郑均在位时为官廉洁,章帝特赐尚书俸禄终身。可见,受俸禄养其终身的前提是“为官清廉”。唐朝时,对退休作了十分严格的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吏方可允许退休,否则必须侍君终身。从那时起,退休者一律减发其在位时俸禄的一半。北宋的退休制度基本上沿袭唐朝。所不同的,退休要得到皇帝恩准,不然得不到禄米。到宋真宗即位后,所有的退休者都可拿到原职位禄米的一半。在退休制度上加了两条规定:一是功劳卓著的将领,经皇帝许可,可领到全部俸禄;二是凡年满70岁的官吏,不论品级均可退休。南宋时,七品以下官吏退休前可以晋升一级,属安慰性质。而七品以上的官吏更优惠,可以给其亲属一至二人授予低级官衔。明朝对官吏退休的年龄作了新的规定。《大明会典》记载:“文武官六十岁以上者,皆听致仕。”此外,宋朝还首创了“退而不休”的风气。一般官吏退休后必须解职,禁止干涉政事。但个别身体强健、“官名甚好”的官吏在退休后被视为“智臣”,随召随到,参与政事研究,可不必每日上朝。另外,“病退”也始于宋朝。有些官吏虽未到退休年龄,若身体有病,无法理事,可以提前退休。综上所述,我国历代封建朝廷,对官员致仕,从周朝起就有不少规定了,有的制度几乎沿袭了两千多年,而无大的变化。从致仕年龄看,多数是70岁,这大概是按《周礼》的“七十致仕”规定的,也有规定六十岁就致仕的。从致仕物质待遇方面看,一般说来,致仕官禄在制度建立开始时较少,只相当于官禄的三分之一,多数朝代是给半禄的,只有少数人给全禄。总体而言,有功之臣往往高于一般官员,官职品级高的俸禄高于官职品级低的官员,一般官员往往又高于犯有过失的官员。对致仕官员不仅在物质待遇上有规定,而且在荣誉上也有规定,诸如对有些致仕官员给予带职、加级、升衔、塑望参加朝会、出席诞节大礼、题字、赐诗、授称号等等。我国古代官吏退休后,少数留住京城,多数告老还乡,终其天年。(陈汉槐 )
本文来自自欺欺人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28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