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距离日本多少公里
日本位于我国东面,从数学的直线理论角度上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上海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中国城市,距离日本领土约690千米,而距离中国最近的日本城市是长崎市。
日本
日本国简称“日本”,位于东亚的岛屿国家,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68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
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岸的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等国相望。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自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发达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中国人对日本有哪些误解
误解之一:日本人团结
日本是一个曾给中华民族带来过巨大灾难的国家,每当国人反思我们如此偌大一个国家被东洋弹丸岛国欺凌之时总会有一种说法就是日本人团结,而当时的旧中国处于内乱之中。事实上日本是一个极其复杂矛盾的国家:他们黩武而爱美、尚礼而好斗、喜新而保守、忠贞而善变,前一秒还彬彬有礼的日本人可以在下一秒化身为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在国民的团结性这个问题上日本依然给我们呈现的是极其矛盾的一种状态。
一方面日本人的团结协作精神的确在全世界都是闻名的,以致于欧美的诸多大企业也纷纷学习日本式的企业管理经验,也正是凭借这一精神使这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得以崛起;然而另一方面日本人其实也是一个内斗严重的民族: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其实一直存在相当强烈的生存竞争,事实上正是这种生存竞争使日本在近代走上了一条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那么在日本还不具备挑战**邻国实力的古代又是如何解决这一生存竞争问题呢?答案就是内战——本就是弹丸之地的日本曾一度分裂出66个割据一方的诸侯大名,诸侯混战中的胜出者往往没收战败方的封地用以恩赏自家武士,也就是说用战争的方式缓解自家面临的生存竞争问题。整个日本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在漫长的战争过程中日本人逐渐形成了一种既团结又对立的民族性。
日本人可以迅速凝聚起来对外扩张,而当外部矛盾相对缓和时他们就会展开内斗,因为在这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每个人都要争夺自己生存所需的资源。二战期间日本陆军和海军就因为争夺有限的军事资源以及占领方向上的分歧而内斗不止:海军自己建起兵工厂生产坦克和火炮,陆军则研发了自己的潜艇和航母。日本陆海军内斗最激烈之时陆军派兵包围了海军省,海军方面则针锋相对将军舰炮口对准陆军省。
误解之二:日本人有礼貌
网上有很多关于日本人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闯红灯、主动让座的说法,我们与看有关日本的新闻资讯和影视作品时也总能见到日本人和别人打招呼时彬彬有礼的形象。然而日本人的这种讲文明有礼貌的行为处事风格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环境的仪式化行为。日本文化其实是一种特别重视形象的耻文化,而这种文化的核心要点就在于绝不能在人前失了形象。
日本人在国内交往中对客人非常有礼貌,在国际交往中对外国人相当有礼貌,但日本人对服务员或自己的下级之类的人就不会讲礼貌了,换句话说日本人的讲礼貌其实更多是为了在人前塑造形象。世界各国普遍遵守“女士优先”的原则,然而在日本公司如果一男一女等电梯一定是女的按住电梯按钮殷勤微笑,而男的则直接大摇大摆捷足先登,双方对此都觉得习以为常。
“有礼貌”的日本人在这时却不懂得女士优先的规矩,所以日本人的礼貌其实是根据不同对象决定是否该对你讲礼貌。在日本白人能接受最好的招待;中国人在日本不说话时人们会拿你当日本人一样对待,可如果你说着很糟糕的日语或英语时这种礼貌程度就会降低;如果是棕色和黑色人种在日本就更不会受到礼貌对待了。所谓“日本人不乱扔垃圾”的说法也与此类似。
日本人平时在公共环境下确实不乱扔垃圾,可当一大群人聚在一起狂欢之后就难说了,因为所有人都想的反正也没人知道是我扔的。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日本国内球迷在东京涩谷彻夜狂欢后留下了满地包装袋、烟头、酒瓶、庆祝道具,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去俄罗斯看球的日本球迷为了国际形象都很自觉地清理观众席上遗留的垃圾。更有甚者日本国内的球迷还做出了脱光衣服排队跳河这样的不雅行为。
误解之三:日本人经常吃寿司、刺身、生鱼片
说起日本的饮食文化也许会使很多人联想到寿司、刺身、天妇罗这些传统的日式料理。我们国内的日本料理店里主打菜几乎就是这几样。这容易给人一种错觉:日本普通人通常在家也是吃这些吧。事实上这几种最具特色的日式料理招牌菜都比较考验厨师的技巧,所以在价格上也并不便宜,普通日本人很少有闲心和技术去做这样的东西,事实上日本人在吃这方面越来越趋向于怎么便利怎么弄。
我们国内的日本料理店所卖的其实是商业性质的日式料理,而日本家庭料理其实与我们所熟悉的日本料理有不小的区别。日本人在家里和我们中国人一样主要还是吃米饭,而菜肴则往往以炖菜、油炸、炒菜与烧烤之类为主。日本饮食虽然少油少辣,但盐放得足够多,也有偏甜腻的风格。当然日本人有时也会下馆子,不过和我们中国人一样还是以在家吃饭的时候居多。
日本人即使下馆子也不一定吃的就是寿司、刺身、天妇罗这些东西。日本社会的饮食结构其实还是相当多元化的:除了日式料理店之外经营中餐、西餐的各种餐馆都遍布于日本的大街小巷。日本人很少在外面吃早餐,所以日本街头很难见到早餐摊点。日本人的早餐主要是粥、米饭以及鸡蛋,有的人早餐还会吃鱼和豆腐。日本上班族的午餐一般在公司解决,所以早上出门时一般会带好中午的便当。
在日本大部分人的晚餐在家里解决,而晚餐也是日本人一日三餐中最精致的。在日本的饮食中油腻的食物不多,少有的几种油炸类食物在吃之前一般会过滤多余的油脂。日本人的饮食主要以考、煮、蒸为主。事实上像生鱼片这种生吃的食物尽管是日本料理的一大特色,但普通日本人平常并不怎么吃生的东西,所以有些日本人吃了刺身和生鱼片也会出现肠胃不适的症状。
误解之四:日本人喜欢穿着和服出门
在日本大河剧《坂上之云》里秋山真之、秋山好古在外一身戎装或西服,回到家里则换上一身轻便的和服席地而坐。这样的场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就已很难见到了。和服对面料、做工、纹饰都有相当高的要求,所以和服在日本其实并不是一种价格便宜的商品。即使在今天普通人家的女孩一生可能就一两件和服。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重建的时期大多数家庭都无力负担和服的高昂价格。
战后美国文化在日本的兴起也使日本人开始追逐欧美风尚,于是在这一过程中洋服逐渐取代和服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服装。如今日本人在日常工作中都是西装革履,即使回到家里一般也不会再穿和服,只有在一些重大节日或婚丧嫁娶这样的人生大事之时才会穿和服。和服其实是一个大类的统称。在这个大类具体分为正装和非正装:正装是出席正式场合时穿的,非正装则是在一些烟花大会、祭典、温泉旅行时穿的。
2016年东京大学与大阪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82%的日本学生表示不愿穿和服出门,再除去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人之后真正表示喜欢穿和服出门的不到4%。也许日本人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非常重视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而和服则被视为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主要象征物之一。现实却是真正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一代并不喜欢和服。近年来日本各地试图通过对和服进行改良宣传让年轻人更能接受和服。
然而这种做法收效甚微。和服尽管华丽耀眼,然而价格不菲,加之繁琐的和服对人的手脚活动也有所限制,所以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不再喜欢穿着和服出门。如今日本人只有在一些重要庆典日子与特别场合才会穿和服出门,京都与奈良街头穿着和服随便逛的大多都不是日本人。事实上日本人平时穿着和服出门就像中国人穿着汉服出门一样也会被多看几眼。多看几眼倒不是什么恶意,主要是因为平时太少见了。
误解之五:日本女星不整容
提起整容产业也许首先使人联想到的就是韩国。事实上日本同样是一个整容业大国,然而很多人却感觉日剧演员中几乎看不到整容脸,这和韩国选美比赛千篇一律到几乎是在玩找不同游戏形成了鲜明对比。事实上日本演员并非不整容,而是日本演员的整容风格和韩国演员的整容风格是不同的:日本整容基本是在保留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微调,一般能不动刀就不动刀。
日本的审美观偏向于邻家女孩类型的可爱、自然,而不讲求过分的精致。如果是想画中的仙女一般精致反而失去了自然感,相比之下日本人更喜欢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邻家女孩那种自然的接地气的颜值。同时日本也日本比较提倡个性美,所以日本影星看起来都具有自身特色。在这种审美观下形成的整容理念就是:在尽可能不破坏原本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微调,从而避免使人产生有换脸的感觉。
日本的整容业为适应这种审美观实际上形成了更类似于私人订制的形式:日本的整容医生会根据不同客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在韩国如果某个明星的颜值受到追捧,那么后来的艺人都会千篇一律进行模仿;然而在日本新垣结衣、石原里美、深田恭子、长泽雅美都各有各的特点,不会出现新人刻意去模仿成名较早的明星这种现象。在日本整容基本上都是一步一步操作的。
通常是先瘦脸,然后整牙,再然后有的可能会做双眼皮,但一般不会选择动刀。有可能今年整某个部位,明年再整另一个。所以每整一次所改动的幅度都很小,等整个流程结束之后观众基本已适应这种变化,也就不会觉得过于突兀。相比之下韩国的整容基本都采取一步到位的模式,因此难免给人有换脸的感觉。相比韩国这种模板化的审美观而言:日本更为强调个性美。
误解之六:日本社会治安差
在日本像山口组之类的帮会组织可以公开合法地活动,同时日本和美国一样也允许私人持枪,那么也许很多人会因此以为日本的社会治安很差。日本的治安差不差得看和谁比:2019年中国在联合国对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安全指数排名中位列第一,所以如果要拿日本的社会治安和中国比当然不算好,然而中国周边的韩国、日本、越南等国的治安状况放眼全球也都算相对比较良好的。
在联合国对全球各大洲每10万人的命案发生率所进行的统计中美洲是16.3、非洲12.5、欧洲3、大洋洲3、亚洲2.9。中、日、韩、越、泰等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在安全指数上被评为优秀,西欧及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被评为好或很好,美国则被认定为不太好,南亚、非洲、拉美等地则被评为差、很差、相当差。为什么允许黑帮合法活动和私人持枪的日本社会治安却并不差呢?
在日本持枪必须取得持枪证,这就正如开车要先取得驾驶证一样。在日本取得持枪证必须参加课程学习并通过笔试和射击考核,同时还需要通过心理测试、药检和犯罪背景调查。**的情况和持枪人的情况都必须在**局存档备案。并不是说只要取得了持枪证就可以一直持有**,因为日本和俄罗斯持枪证和驾驶证一样是需要年检的,如果年检不过关照样是有可能被吊销持枪证书的。
这样做实际上提高了持枪门槛,从而在无形中限制了持枪人数:1975年日本有大约51万人持枪,2010年下降至19万人左右。同样日本政府允许帮会社团自由登记备案注册,但并不允许他们可以任意行事,他们的行为必须受到日本法律的管辖——帮会社团如果做了任何违反日本法律的事,一样会受到日本政府的制裁。与此同时日本百姓为保一方平安也自发组织起来防止黑社会的渗透。
误解之七:日本不考古
所谓“日本不考古”其实是当前中国网络平台中流传相当广泛的一则谣言,以致于很多人甚至都已开始把谣言当真相了。有人觉得日本只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岛国,所以根本没历史可言,所以也就没必要考古。日本真是一个没历史的国家吗?日本的历史如果和中国比当然不算长;可如果跟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比呢?事实上日本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也算是一个历史相对比较悠久的国家了。
公元1784年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两位佃农在耕作挖沟时偶然发现了一枚金印,后经鉴定证明这枚金印是汉光武帝刘秀赐予倭奴国的“汉委奴国王金印”。公元238年日本列岛上的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遣使朝见魏明帝曹睿。曹魏政权赐予卑弥呼以刻有“亲魏倭王”的紫绶金印一枚以及包括铜镜百枚在内的礼物若干。2009年3月20日奈良县樱井市教育委员会宣布:对位于该市的缠向遗迹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公元3世纪前半期的建筑群。
日本考古学家曾在佐贺县高来郡三会树景化园的弥生文化墓葬中发掘出最早的纺织品。这是一寸见方的残布片,径线40至50根、纬线30根,与当时中国齐地所产丝绢大体相同。这证明战国时期山东半岛的齐国已向日本输出丝绸了。虽然还不能确定日本出现的齐国所产的丝绢是怎么到达日本的,但这至少证实了战国时期中日之间就存在一条连接山东半岛齐国与日本的海上通道。
很显然这一切都是通过考古发现得以证实的。事实上日本人不仅在国内考古,与此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日本学者参与国际考古。目前约有数十次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正在实施中。1988年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与日本方面合拍了由日本导演佐藤纯弥执导的电影《敦煌》。事实上日本人对敦煌学的研究几乎是与中国同时起步的。
误解之八:日语是汉语方言的变种
日文是在借鉴汉字的基础上发明的:中国唐代时期留学生吉备真备根据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发明了片假名,后来日本人又根据汉字草书的偏旁部首发明了平假名。发展至今的现代日文书写系统有一部分是日本人当初直接从中国引入的汉字,一部分是根据汉字偏旁创造的假名,此外日文中还引入了一部分罗马字。很多人觉得既然日文来源于汉字,那么日语当然也是汉语方言的变种。
这其实是混淆了语言和文字的概念:所谓语言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话,文字则是一种用于书面记录的工具。事实上语言的历史远比文字悠久:自300多万年前人类诞生之日起只要不是聋哑人都会开口说话,然而文字的发明不过是最近几千年的事。事实上迄今为止世界上仍有相当一部分民族只有口头语言而没书面文字。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语早已存在,只不过没形成文字记录而已。
也许有人会以现代汉语和现代日语中出现的相同词汇作为反例。然而这里我们需要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传承性和亲缘性。尽管没任何证据显示日语是由汉语直接演化而来,但古代日本曾借鉴了不少汉语词汇,然而能就此认定日语是由汉语演化而来的吗?到了近代汉语也从日语中引入了法律、法人、干部、电车、财团等词汇,那么难道汉语是由日语演化而来的吗?
日语和汉语是一种彼此借鉴词汇所形成的关系,而不是一方传承自另一方的关系。日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各自属于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事实上同属汉藏语系的藏语、苗语、缅甸语、泰语反而在语言归属上比日语更为接近于汉语。迄今为止学术界始终没对日语的语系归属达成统一认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日语同时兼具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南岛语系等多个语系的语言特征。
误解之九:古代日本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
在古代喜马拉雅山脉把世界分为两部分:在喜马拉雅山脉以西的中东、欧洲等地的基督教文明、犹太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都属于亚伯拉罕诸教的范畴;在喜马拉雅山脉以东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则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一套迥然不同于亚伯拉罕诸教世界的互动体系。这套互动体系是由以下几大要素组成的:政治上的宗藩朝贡体系、文化上的汉字文化圈、儒学和汉传佛教传播圈以及农业上的水稻种植文明。
古代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普遍被纳入到以中国为核心的宗藩朝贡体系之中,然而日本一直是一个游离于宗藩朝贡体系边缘的特例。《后汉书·东夷列传》中则记载着“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这是中国史书中关于日本前来朝贡的最早纪录。到了隋炀帝在位时期日本使臣带来的国书上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于日没处天子”。
在当时的宗藩朝贡体系之下只有中原王朝的统治者才被视为是受命于天的天子,所以这份国书实际上标志着日本正式对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朝贡体系发起挑战。古代中日交往史上的遣唐使在我们看来也许是藩属国前来朝贡的行为,然而日本始终坚持认为遣唐使只是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公元895年日本废止了遣唐使以后历经唐末、五代十国、两宋、元代中日之间再无任何官方政治往来。
到了明代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接受了明成祖朱棣册封的“日本国王”称号,然而足利义满死后日本再度游离于宗藩朝贡体系之外。到了丰臣秀吉时代不仅公然入侵明朝的藩属国朝鲜,甚至萌发了以朝鲜为跳板入侵中国这样的念头。到了清代《大清会典》所记载的藩属国名单中已不再有日本的名字。要知道乾隆可是连前来请求贸易的英国人都能当成朝贡使节的,可居然没把近在咫尺的日本列入藩属国名单。
误解之十:日本是单一民族国家
日本是一个四面被海洋所环绕的国家。中国距离日本最近的城市上海距离日本大约690公里,韩国距离日本最近的地方也有51.40公里的直线距离。这样一个与周边邻国均存在一定距离的岛国在古代的航海技术条件下是相对比较封闭的,即使是横扫亚欧**的蒙古帝国也在日本折戟沉沙,所以在漫长的古代历史岁月中日本得以始终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如今日本依然被视为是一个民族结构相对单一的国家,不过这种民族结构的单一性也只是相对而言的。日本的主体民族是占其总人口98%以上的和族,这也就意味着日本还有2%左右的少数民族。中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汉族与少数民族是混合杂居的,但在新疆、**等边疆地区则呈现出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相比之下日本很少有这种少数民族聚居的现象。
日本的少数民族大多是与和族混居的,所以在风俗习惯上就难免逐渐被和族同化,从而丧失了自身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这是日本被一些人视为单一民族国家的重要原因。2020年1月13日作为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的麻生太郎在新春国政报告会上说道:“历经2000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个王朝延续126代天皇至今。这样的国家只有日本”。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北海道阿依努族协会的强烈抗议。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的确号称自己是单一民族国家,公开宣扬“大和民族优秀论”。直到2019年4月日本政府通过《阿伊努施策推进法》以法律形式明确“阿伊努人是原住民族群”。这标志着日本政府首次以法律形式承认日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事实上阿伊努人才是日本列岛最早的原住民,然而他们就像美洲印第安人面对白人移民一样被后来迁入日本群岛的和族逐渐排挤。
图说中日:日本距离中国仅100公里,相当于开车一小时
如果跟你说日本距离中国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你信吗?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信,因为大多数都是北京上海等地坐飞机飞往东京、北海道等城市。但今天小编要告诉各位,日本离中国真的很近很近,最近的地方只有100公里,相当于开车一小时就到了。
看图说话,看看日本的最西边的地方——与那国岛。
与那国岛,位于日本的琉球群岛的八重山群岛中(有人说琉球群岛不属于日本,这个话题今天不讨论),面积仅有28平方公里。该岛在冲绳岛西南约500多公里,距离日本九州鹿儿岛县约1000多千米,但是距离中国特别近,距离台湾省宜兰县东澳镇的乌岩角不足110公里。据说在清高气爽万里无云的的情况下,在与那国岛的西端可以看到台湾岛上山脉(这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小编没去过)。
与那国岛
1、与那国岛的历史变迁
与那国岛在冰河时期原本属于九州岛的一部分,与九州岛接壤。历史上曾经是绳文国的边境地区,是连接马来移民的枢纽要道。1522年,琉球尚真王平定与那国岛的“鬼虎之乱”后,将势力扩张到宫古岛、八重山群岛,基本确定了琉球南部的国界。1537年,尚清王又向北攻取奄美群岛,至此统一了整个琉球群岛,也确立了琉球的界线北起喜界岛、奄美大岛,南至宫古岛、八重山群岛。
不过日本政府早就对琉球有觊觎之心,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德川幕府的萨摩藩率军攻占琉球的首里王城。俘虏了琉球王尚宁王等人,直到2年后尚宁王被迫签订条约,承认萨摩藩对琉球的控制,并将奄美群岛割让给萨摩藩,才释放了尚宁王。从此琉球进入了“一国两属”时期,即同时向清朝和日本称臣纳贡。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启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于1879年正式吞并了整个琉球。二战后美国托管整个琉球群岛,但是1972年美国背着中国,将琉球连同钓鱼岛的管理权非法的转给了日本。
2、与那国岛——“西南防御”计划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力的恢复,日本对中国越来越担心,日本制定的“西南防御”计划在2005年首次曝光,主要思想就是加强西南岛屿的防御,一旦西南“有事”迅速出动自卫队前往。
与那国岛机场
由于与那国岛距离中国太近,如果从该岛起飞战机,不到十分钟就可以到达中国,成为了遏制中国海空军走向大洋的重要基石。因此原本与那国岛仅有一条长800米的飞机跑道,目前已经延伸到了2000米,已经可以起降歼击机、强击机和轻型轰炸机。与日本其他岛屿的基地,组成了一道看似严密的对中国的封锁体系,从而遏制中国走向深蓝的目标。
3、加强与那国岛对日本军事思想的变化
冷战时期,因为在日本的北方有个巨头的存在——苏联,因此日本主要威胁来自于此。战略思想主要是防御型指导思想,但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俄罗斯联邦国力下降,对日本的威胁大大减少。因而日本开始专注西南地区的防御——区域控制,即凭借日本西南地区岛屿分散的有利地势,以岛屿控制周边的海域空域。但是二战时期尚且可以进行 “跳岛作战”,如今的21世纪,一个个的岛屿岂能阻挡中国海军的步伐,若起冲突不过是个死岛而已。
本文来自爺,創造神話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2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