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尖的冰壶制造地是哪里
世界顶尖的冰壶制造地是苏格兰。冰壶于14世纪起源于苏格兰,1924年冰壶作为表演项目被纳入第一届冬奥会。冰上溜石比赛用的标准砥石由苏格兰产不含云母的花岗岩石凿琢而成。砥石直径29厘米,厚度11.5厘米,重19公斤。
世界顶尖的冰壶制造地是哪里
冰壶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它考验参与者的体能与脑力,展现动静之美,取舍之智慧,属于冬奥会比赛项目。
1795年,第一个冰壶俱乐部在苏格兰创立,苏格兰还保存刻有“1511年”字样的砥石(即溜石)。冰壶于1955年传入亚洲。
冰壶小知识
CURLING
冰/壶/
冰壶(Curling)
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冬奥会比赛项目,并设有冰壶世锦赛。设男女2个小项,每队为四人。冰壶为圆壶状,由不含云母的苏格兰天然花岗岩制成,且世界上所有的制造优质冰壶用的天然花岗岩均产自苏格兰近海的一个小岛,也只有苏格兰人掌握着制作世界顶尖水平冰壶的技术。冰壶周长约为91.44厘米,高(从壶的底部到顶部)11.43厘米,重量(包括壶柄和壶栓)最大为19.96公斤。刷冰是为了减小冰壶与冰面间摩擦。有人把冰壶称作“冰上国际象棋”,这一比喻很好地诠释了冰壶的神秘与高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项运动的魅力吧!
01
问
基本知识知多少
两支4人队伍进行比赛,每支队伍都有8只壶,一共16只冰壶,每队每名队员每局都有2次投壶机会,按一垒→二垒→三垒→四垒的顺序,两队交替投掷,直到把16只冰壶投完。
02
问
冰壶装备有什么
①Curling Stones 冰壶球
冰壶由花岗岩制成,约17~20公斤重。大赛用壶的壶把上装有传感器,又称“前掷线上的眼睛”,专门探测投壶者是否犯规。(投壶者必须在前掷线前松手,否则被视为犯规。)②Brooms 冰壶刷
冰壶刷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冰壶刷(玉米须或用马鬃或猪毛制成);另一种是现代的人工合成材质冰壶刷(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制成),材质相对更结实耐用。
③Shoes 冰壶鞋
冰壶鞋分为滑行鞋和蹬冰鞋。
两只鞋的鞋底质地不同:滑行鞋的鞋底是由专业塑料制成的滑面,穿在支撑脚上;而蹬冰鞋底是橡胶制成的防滑面,穿在蹬冰脚上。
④冰壶赛道
赛道长度约46米,最大宽度为5米。赛道上有很多平行的线
03
问
成绩战术怎么看
一场比赛被分为8-10局。每局16个冰壶全部投掷完毕后,计算大本营内冰壶的分数。在新规则的比赛中,每队每场10局的比赛思考时间为38分钟,每场8局的比赛思考时间为30分钟。如果两支队伍分数相差悬殊,分数少的队伍可以提前认输。
Strategy 战术
比赛中,后投壶的队伍一般被称为后手(Hammer)。后手队伍可设法在最后一投获得2分以上的分数,或者不得分继续保持下一局后手。而先手队伍就要尽可能地尝试偷分。
分数的计算
每局结束之后计算分数,大本营内哪个队的壶更接近圆心将赢得本局。按每壶1分计算,如下图所示:
04
问
冰壶精神知多少
Handshake 握手
赛前双方队员要握手,跟对手说一声“Good Curling!”互相鼓励,并且赛后还要再次握手,因为无论输赢,都表示队与队之间的尊重。
Sporsmanship 运动员精神
冰壶精神在冰壶比赛中十分重要,冰壶运动员宁愿输掉比赛,也不愿意不公平的比赛。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是绝对不会故意干扰对方,或者妨碍对方投出高水平壶的。另外,冰壶运动员是不会故意违规的,可一旦在非故意的情况下违规,并且自己意识到之后,会向对方主动告知。如果两支队伍分数相差悬殊,分数少的队伍会提前认输,绝不会浪费对方体力。
Broomstacking 堆扫帚
传统的冰壶比赛中,赢的队伍要请输的队伍喝啤酒,并且在比赛过后的社交中,队员们常常把他们的冰壶杆/冰壶扫把堆在火炉旁,或者直接堆在冰面上,这就被称为“堆扫帚”。
来源:伊春发布
编辑:王品萱
一审:张 宁
二审:王学良
三审:张文彬
汤旺融媒投稿邮箱:twxrmtzx@126.com
冬奥冰壶比赛的冰面平整吗?冰面该怎么制作?制冰师来告诉你
冰壶是北京冬奥会最早开始的比赛项目,混合双打循环赛2月2日就拉开了序幕;冰壶也是最晚结束的项目之一,女子金牌将在最后一个比赛日产生。由17人组成中方制冰团队早早就来到赛地北京,1月16日进入闭环,翌日开始工作,为汇聚于北京的世界顶级冰壶选手们制作出最高标准的冰壶场地。
在比赛的绝大部分时间内,制冰师都隐藏在幕后。这份“不为人知的工作”有什么特别之处?作为中方制冰团队的制冰师,来自上海市冰壶运动协会的张芷源向本报记者讲述了其中的苦与乐。
“绿色奥运”理念体现在制冰工作中
奥运标准的冰壶场地是如何制造的?张芷源告诉记者,为“冰立方”制冰不同于普通冰壶场地。冰壶国际赛事场地要求一届比赛做一次,哪怕是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之间只间隔不到两周时间,冰壶场地也需要在冬奥会结束后立即融化,然后为冬残奥会重新制冰。
“普通冰壶场地一般七八天就能制好,”张芷源说,“但‘冰立方’场地的制冰耗时要长得多。”去年10月,张芷源来到“冰立方”制作冰壶推广场地,“我们本以为时间绰绰有余,来了之后才知道情况完全不一样。那次,我们几乎每天熬夜,连续工作了几个通宵才顺利完工。”
据张芷源介绍,为了践行绿色奥运的理念,“冰立方”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后还要变回“水立方”,为了更好地实现冰水转换,“冰立方”的制冷方式很特别:普通冰场的制冷装置永久性地铺设在地下,制冰师在水泥地上制冰;而“冰立方”的制冷管则铺在水泥地上方,只有先将制冷管冻住后,才能在其上制冰。
制冰的第一道工作是在制冷装置上方铺设1.5厘米厚度的底冰;然后在底冰上一遍遍喷漆,让冰面呈现出转播中所看到的白色模样;接着,在白色冰面上画出比赛用的红蓝实线;在此基础上,再做3厘米左右厚度的冰,这样就大抵做好了一块奥运冰场。
“做场地前期,我们一天要走三四万步。”张芷源说,“日常修冰维护,每天怎么着也要走两万步。”制冰师的工作不只是制作场地,日常维护冰场也是分内之事。每场比赛开始前,修冰、打点、推nipper(即推掉冰点顶部的小尖尖)、推壶(即用冰壶在冰面上走一遍)都是制冰师的工作。完成整套工序,每位制冰师需花费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与其他冰上运动不同,冰壶比赛需要凹凸不平的冰面,因此,“打点”就成了冰壶场制冰工作中最特殊的一个环节。制冰师如同“撒农药”一样在冰面上均匀喷洒水珠,水滴结冰后,就形成了点状麻面的冰面。
比赛开始后,制冰师也得枕戈待命,以防发生意外事件。如运动员在场上喝水,不小心将水滴在冰面上,制冰师此时就要立即走上前台——待水滴稍稍冻住,再用冰铲将其铲走,接着用“打点”工具补一些冰点,以保持场地的“滑涩度”。
制冰女孩见证中国冰雪运动之梦
制冰师的工作不仅是个精细活儿,还非常耗费体力。对于一位27岁的女生来说,这份工作很不容易,“脏活累活比较多,工具很重,冰场很冷。有时候,要在零下6℃的冰面上连续工作16到18个小时。”哈尔滨姑娘张芷源豁达地总结出这些困难的“优点”,“这样工作能瘦呀!”
从英国读完硕士回国,张芷源在择业时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但因为对冰壶运动的热爱与执着,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成为了国内首位女性制冰师。
从2010年高中时期作为运动员开始练习冰壶,这位姑娘就爱上了这项运动。2016年赴英国修读体育管理硕士学位,她一直在寻找机会参加冰壶运动。有一次去苏格兰参加比赛,张芷源遇到了世界顶级制冰师马克·凯伦。“从那时起,我开始思考能否以制冰师为一生志业。”张芷源说,毕业后,她曾到世界冰壶联合会实习,也在此期间参加了欧锦赛、世锦赛等多项国际大赛的制冰工作。2018年回国后,张芷源通过人才引进受聘于上海市冰壶运动协会担任冰壶教练和制冰师,她梦想中的职业生涯正式起步。
张芷源的成长也见证了国内制冰团队的发展。“在我上高中时,国内还没有一位制冰师,到这次北京冬奥会,我们已有十六七人的制冰团队。”这一次,中方制冰团队将与包括马克·凯伦在内的三名外籍制冰师一起合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制冰服务。“现在中国制冰师队伍都比较年轻,我们都是第一次服务于奥运会这样顶级的赛事。”圆梦冬奥的张芷源仍未来还将继续追梦,“这是一个靠经验不断积累的职业,未来,我想成为一名世界顶级的制冰师。”
作者:吴姝
编辑:谷苗
本文来自南辕北辙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1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