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温变色材料
感温变色材料有感温变色粉和感温变色油墨。感温变色粉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而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感温变色油墨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改变颜色。
感温变色材料
感温变色粉为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可用于聚丙烯、软聚氯乙烯、硅胶等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的注塑、挤塑成型。
感温变色颜料的耐光性较差,在强烈阳光下暴晒下会很快褪色失效,因此其只适合在室内使用。
感温变色油墨可应用于丝网印刷,也可应用于人体感温的系列产品,还可作防伪设计使用。
感温变色类婴幼儿用品如何使用才安全
给宝宝喂食是一项技术活
食物的温度是一个关键点
过热的食物容易烫伤宝宝
过冷的食物容易引起拉肚子
如果采用亲自品尝的方式来判别
不仅容易把大人口腔中的细菌带入
而且对温度的把控也不准确
怎么办
感温变色类婴幼儿用品应运而生
越来越受宝爸宝妈的欢迎
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疑问
什么是感温变色用品
既然能变色
变色原理是什么
又如何选购和使用呢
什么是感温变色用品
感温变色用品是一类可以感知温度,并通过颜色的变化指示食物温度范围的产品,当此类产品接触到的食物超过一定的温度(一般为40℃~43℃)时,便产生变色效果,从而提醒宝爸宝妈食物过烫,不适合宝宝进食。
常见的感温变色用品
感温变色材料是目前市场上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目前,感温变色类产品主要还是婴幼儿用品居多,如感温变色汤勺、水杯、奶瓶、储奶袋、婴幼儿用变色碗等。
感温变色原理
感温变色的原理主要有三种:物质结构的变化、分子间的质子得失和有机分子中的电子转移平衡反应。在婴幼儿感温变色用品中,使用第三种原理居多。许多自身没有感温变色性质的物质,在与其他适当的化合物(感温变色颜料: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简称“温变粉”)混合后,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有色到无色”“无色到有色”可逆状态的颜色变化。
感温变色材料种类
感温变色材料依据变色状态可分为“热消色型”和“热发色型”:热消色型,在低温时为有色状态,当温度升至一定值时材料从有色变为无色;而”热发色型”正好相反。依据物质种类可分为:无机感温变色材料(金属碘化物、双盐、过渡金属化合物、金属合金、金属氯化物)、有机感温变色材料(含有螺吡喃、荧蒽、三芳基甲烷、带取代基的乙烯和有机络合物)、液晶感温变色材料(近晶型、向列型和胆甾型)。
购买与使用感温产品要注意什么
材质安全
选购感温变色婴幼儿产品,材质安全无毒是最重要的。感温变色产品多为可塑性弹性体,如TPE,但是现在市场上也有由聚丙烯等制成的感温汤勺,选购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点:1. 标签/说明书是否规范,尤其关注其是否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 如果产品声称使用了环保材料,是否经过ROHS环保认证。
注意温度使用范围
根据需要选择感温产品的温度使用范围,婴幼儿用品的感温范围一般为40℃~43℃。此外,灵敏性和准确度也非常重要,如果区间太大,可能灵敏度达不到需要的;如果感温范围太小,可能会在实际使用时起不到效果。购买时可仔细阅读产品标签标识,查看相关信息。使用前,也可用热水和凉水测试一下,验证感温效果。
细节设计安全
感温变色产品首要的性能是使用,其次才是感温,所以需要具备婴幼儿用品的基础功能。外观应清洁、干净、不应有异物;产品边缘平滑,无锐利尖端,不会产生伤害,且细节设计安全。
选择正规品牌
建议大家选购大品牌、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不要一味贪图便宜而选择太低廉的产品。购买时可先闻一闻,如果有很重的异味或劣质塑料的味道,则不建议购买。
正确使用
建议宝爸宝妈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以感温勺为例,说明书中一般会注明这些使用说明:1. 清洗要求:使用温水(非热水)和温和的清洗剂清洗; 2. 使用提醒:请勿用微波炉、水煮或蒸汽消毒,以免造成产品高温变形并影响使用感温功能。
内容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感温变色粉提供:为什么温变粉会变色呢?
温变粉
感温变色粉是一种由电子得失而改变颜色的功能性材料。它的功能在于会随温度改变而变化颜色,这就使得温变颜料可用于一些特殊领域的特殊用途,比如防伪、医药、电子或者其他高科技领域。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温变粉的变色呢?
我们首先设定一个变色温度,如我们现在常用的变色温度有5℃、10℃、15℃、18℃、22℃、25℃、28℃、31℃、33℃、35℃、38℃、41℃、45℃、50℃、65℃。当温度高于变色温度时,温变粉就会从一种颜色(A)变为另一种颜色(B);当温度降低,低于变色温度时,温变粉恢复为以前的颜色(A)。整个变化过程的速度和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快慢有关。
从深层次来探究感温变色粉的变色原理的话,我们可以先了解电子得失型化合物的特质。电子得失型化合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电子给与型的呈色有机化合物、电子受性化合物、极性有机化合物。用通俗的名称分别表示为电子给予型化合物叫发色剂、电子受性化合物是显色剂、极性有机化合物是助色剂。如明红、对羧基安息香酸辛和甘三桂酸酯按一定比例组成粉红色的热致变色材料,当其加热到45为白色的可逆变化。另外 PSD-RR(无色荧烷染料)、2,3-甲苯基酸性磷酸酯、十六醇按一定比例配制的热致变色材料加热到70℃,由红色到白色发生可逆变化。PSD-G(无色荧烷染料)1,1--(4羟基苯)一环己烷、二苯基硫醚按比例制成的热致变色材料加热到65℃产生由绿色到白色的可逆变化。
本文来自吹皱一池春水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10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