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高原属于什么气候(呼伦贝尔高原属于第几阶梯)

呼伦贝尔高原属于第几阶梯
呼伦贝尔高原属于内蒙古高原的其中一部分,属于第二阶梯。呼伦贝尔高原地处我国东北部,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内,由高原中著名的呼伦湖以及贝尔湖而命名。三大阶梯分别以海拔为分界,从西北至东南,海拔依次递减。呼伦贝尔高原属于第二阶梯我国土地面积...

呼伦贝尔高原属于第几阶梯

呼伦贝尔高原属于内蒙古高原的其中一部分,属于第二阶梯。呼伦贝尔高原地处我国东北部,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内,由高原中著名的呼伦湖以及贝尔湖而命名。三大阶梯分别以海拔为分界,从西北至东南,海拔依次递减。

呼伦贝尔高原属于第二阶梯

我国土地面积辽阔,以地形大致分为三个阶梯,分别是:第一阶梯、第二阶梯以及第三阶梯。其中第二阶梯大部分含有高原及盆地,我国内蒙古高原就属于第二阶梯。而呼伦贝尔高原属于内蒙古高原的其中一部分,因此属于第二阶梯。

呼伦贝尔高原地处我国东北部,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内,由高原中著名的呼伦湖以及贝尔湖而命名。呼伦贝尔高原的东部与著名的大兴安岭连成一片,海拔一般为600~800米之间,是一个以羊草和针茅为主的草甸高原。

第一阶梯内,大多含有的地形都是山脉、高原等地形,其中有著名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上等,平均海拔可以达到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多为高原,平均海拔为1000~2000米;第三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

中国的地形

中国以什么地形为主?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气候多样,地形复杂,自然资源丰富,山河壮丽,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南北跨纬度约50度,东西横跨五个时区,南北约长5440公里,东西约长5200公里。我国最南端为曾母暗沙群岛,最北端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上,最西端为帕米尔高原,最东端是抚远三角洲地区。陆地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14.05亿,世界面积第三大国,人口第一大国。

我国主要地形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半岛、岛屿、沙漠和戈壁等,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自西向东,逐级下降。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两大半岛等,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第一阶梯为:青藏高原,海拔4000多米以上,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山脉、祁连山山脉、横断山脉。主要包括青海、**自治区和四川一部分。主要地形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柴达木盆地,帕米尔高原东部一部分,横断山脉地区,三江源地区和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山脉。该地区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因此,在第一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

第二阶梯为:西南四省,中部几省加新疆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与第三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等。主要包括: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呼伦贝尔大草原、吐鲁番盆地、关中平原、河套平原等等。该阶梯有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塔卡拉玛干沙漠,有世界第三洼地——艾丁湖,国内最大的季节性河流——塔里木河等等。因此,在第二阶梯地形以盆地、高原、山地为主。

第三阶梯为:平原地带,沿海各省,海拔500米以下。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等。 该阶梯地势平摊,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交通便利,农作物生产丰富。因此,该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占33%,平原仅占全国面积的12%,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丘陵约占10%等等。因此,我国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法。

谢谢阅读。

蒙古高原为何如此可怕?因为它是中原王朝最大的梦魇

现在人们一提到蒙古,马上就会想到我国的内蒙古和已经独立的外蒙古,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蒙古高原以戈壁大漠为界,分为漠南和漠北,漠南就是现在的内蒙古,漠北除了现在的蒙古国,还包括现在俄罗斯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和布里亚特蒙古地区,我们也可以把他们统称为俄属蒙古地区。这样一算,整个蒙古高原的面积足足有260万平方千米,甚至比青藏高原还要大。这片广袤的高原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来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拥有快马弯刀的游牧民族和绵长隐忍的中原王朝都把长城两侧当成了竞技的舞台,每次电光石火的猛烈碰撞,都极大地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01 蒙古高原自古就是最大的地缘威胁

中原王朝占据了东亚最好的地缘位置,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从而形成了稳固而繁荣的农耕文化。中原王朝也对这块土地很满意,自称中央之国。

在中国古代,向东是茫茫大海,隔海相望的只有日本,基本上构不成什么威胁,一些流窜到东南沿海的倭寇也只是些疥癣之疾;向南是湿热的东南亚雨林,那里大部分时间处于部落社会,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国家,与其说会威胁到中原王朝,还不如说是那里湿热的瘴气阻挡了中原王朝的对其扩张的步伐;西南方向巨大的青藏高原和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中原王朝天然的屏障,一个长期分裂的印度次**难以对我们构成任何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就来自于北方,也就是正北方、西北方和东北方向,其中尤其以蒙古高原所在的正北方向最为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

蒙古高原范围

我们打开亚洲地形图,可以发现蒙古高原属于第二级阶梯,它的边缘被一些著名的山脉隔开。它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界为萨彦岭、雅布洛诺夫山脉,南界为阴山山脉和燕山山脉,地势很平坦,平均海拔1580米。在地理位置上离中原王朝的核心区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很近,尤其是在游牧民族占领河套平原的时候,威胁就更大了。一方面,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属于第三阶梯,地势低平,蒙古高原相对于平原地区具有“势”的优势,俗话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骑兵对于农耕民族的步兵来说,就是降维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仗是没法打的,那只有修筑长城被动防御。

进入现代社会后,以前无往不胜的骑兵让位于汹涌的钢铁洪流,装甲集群在机动性、火力和持续作战的能力上更令人生畏。我国的京畿重地离边境只有568公里,并且都是一马平川的高原,防守压力可想而知。

02 游牧民族的战略谋局

秦汉交替时期,匈奴的一代天骄冒顿单于统一了蒙古高原,东击东胡,西败月氏,北服丁零、坚昆等部,向南占领了富饶的河南地(河套平原),后来又征服了西域,从而成为西汉帝国最大的威胁。匈奴根据自身的战略需要,结合蒙古高原的地缘特点,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布局。

匈奴单于占据最重要的中央地带,汉朝初年设置南北两个王庭,阴山和河套地区是其前进基地,大本营设在漠北的色楞格河流域,非常有弹性,进可攻退可守。在战略方向上直接对准汉帝国的心脏地带,对汉朝的北地、上郡、定襄、代郡等北方边郡威胁极大。公元前166年,匈奴断绝和亲,大入上郡、云中,又侵入代句注边,边塞的烽火甚至照亮了甘泉宫,逼近长安,威胁汉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烽火甘泉”事件。对汉帝国来说,正北方的单于本部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特之剑,随时就有可能落在自己头上。

除了单于的中央本部,在匈奴的右翼,东边的左贤王以黑龙江上游草原为根据地,核心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主要侵犯辽东和代燕;西方的右贤王以蒙古高原西边的大湖盆地为据点,经略西域和河西,从西北方向威胁陇西地区。匈奴这三部分互为品字结构,互相策应,进退有据。

匈奴后来在汉帝国的持续打击下,相继失去了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损失惨重,但退到漠北草原的深处后,以色楞格河流域为依托休养生息,又与汉帝国争锋了几百年才退出了历史舞台。随后相继崛起的鲜卑、柔然、突厥、蒙古等草原帝国都是沿用匈奴的老套路,利用蒙古高原居高临下的优势,实施中央突破,不断入侵中原,甚至入主中原。

有人说宋代的辽金都是东北民族,他们是从东北方向过来的。其实,整个宋朝就没有控制燕云十六州,北方的门户一直大开着,根本不用走蒙古高原。至于满清确实是从东北方向过来入主中原的,但当时吴三桂已经主动降清,曾经久攻不克的山海关已经在自己的身后,也就用不着再舍近求远的迂回到蒙古高原。满清在入关前,蒙古诸部已经臣服了,当时即使吴三桂没有投降,满清也有多条路线入关,只不过是难度大一些而已。

晚清重臣左宗棠对蒙古高原的认识十分清醒:“保新疆就是保蒙古,保蒙古就是保京师”,认为蒙古高原是大清安全上的重中之重,不能有任何闪失。如果蒙古从大清分裂出去,那就相当于在大清“胸膛”上开了一个可直插大清左右“两肺”并直抵“心脏”的切口,由此就可对大清长期保持最有效的战略压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蒙古高原在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处于影响全局的关键板块。

清朝版图

03 中原王朝的破局

针对蒙古高原的特点,中原王朝要想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进攻,必须占领关键的几个节点。首当其冲的就是河套地区和阴山一线,中原王朝只有占领这个地方,才能建立整个安全屏障,这里是必须要拿下的地方。然后向西占据河西走廊,经略西域。如果再进取一些,谋划整个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

匈奴从周朝时期就开始骚扰北方,给秦、赵、燕三国没少出难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军三十万打败匈奴,夺回河南地,但只是驱逐了匈奴,并没有进行有效杀伤。一直到秦末诸侯并起,秦朝摇摇欲坠之时,北方还留置了一支数量可观的军队。可能秦人也畏惧“灭秦者,胡也”这句话。

汉初,汉高祖刘邦被冒顿单于几十万骑兵围在白登山,差一点丢了老命,说明当时的匈奴太过强大,汉朝暂时还不能与其争锋。经过汉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时,反击的条件成熟了,由此揭开了汉匈百年战争的序幕。

公元前129年到公元前124年,卫青先后取得龙城之战、河南之战和漠南之战的胜利,夺取了河套地区,汉朝设置朔方郡。漠南之战的重大意义是打掉了匈奴的前进基地,解除了对关中地区的直接威胁。

随后,年轻的骠骑将军霍去病,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汉帝国占领河西走廊,标志着汉帝国已经成功地斩断了匈奴的右臂。

漠北之战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让霍去病和卫青分别带领军队,进行北伐,力图全歼匈奴。最后单于远遁,左贤王被歼七万多人,大获全胜。最后,霍去病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封狼居胥,禅姑衍山,兵锋直逼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卫青、霍去病虽然取得了漠北之战的胜利,但由于农业民族的特点,认为苦寒之地不易逗留,并没有占领那里,使得匈奴得以喘息。一直到东汉时期,窦宪在漠北彻底击溃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迁。但汉军依旧打完仗就撤,留下的战略真空很快就被鲜卑占据。鲜卑后来南迁占据了条件更好的黄河流域,把身后的蒙古高原让给了自己曾经的奴隶柔然,自己反而被柔然骚扰了百余年。

由此看来,中原王朝要想彻底解决北方问题,就必须要转变思维,一定要把蒙古高原拿到手里,只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在这方面,唐帝国做的也不太到位,虽然东、西突厥都被灭掉,但广大的蒙古高原属于羁縻统治,统治力很弱,没过多久后突厥又开始造反侵扰北方。中国历史上也只有元朝和清朝真正做到了把整个蒙古高原囊括在版图之内。元朝不必细说,因为它本身就是在蒙古高原起家的。相比之下,清朝在这方面就做得就很好。

清朝在蒙古地区进行非常有效的统治,内蒙古实行盟旗制,外蒙古实行札萨克制。为防止外蒙的割据,清廷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进行管理,并在库伦(乌兰巴托)设置大臣,定期举行军事演习,保障疆域的稳定。更重要的是,1727年中俄签订的《恰克图界约》,从国际法的意义上肯定了蒙古属于中国领土。整个大清一朝,除了前期的准噶尔汗国作乱以外,整个蒙古高原局势稳定,困扰中国几千年的心腹之患解决了。

04 后记

时局难料,随着大清的衰落,北方的沙皇俄国又成了新的边患。沙俄的地缘政治眼光独到,它非常了解蒙古不仅对清朝、对它自己也具有重要意义。斯大林就说:“假如有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切断西伯利亚铁路,苏联就会遭受沉重打击。”于是,它先占据了唐努乌梁海地区,等于先在蒙古高原拿走了一大块,然后制造蒙古分离,成为它“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于是,我们的“三北”再一次暴露给了北方,好在现在是和平年代,一切岁月静好。

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来源于师说123,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本文来自爺,創造神話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10254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5-19
下一篇 05-19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