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洋都有哪些
八大洋是由四大洋按照地理位置,进一步细分出来的另一种叫法,分别是西太平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印度洋、南印度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印度洋是四大洋的枢纽。
八大洋
地球上只有四大洋,位于七大洲之间,八大洋这个说法将四大洋按照其地理位置的不同,进一步细分而形成的一种约定成俗的称呼,分别是西太平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印度洋、南印度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北冰洋。
太平洋的面积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占地球总面积的35.6%,几乎是整个世界海洋的一半,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是位于南太平洋上的珊瑚海,大西洋南北较长约为15724公里,因此又被分为南大西洋和北大西洋。
印度洋的面积位居世界海洋面积第三,平均水深仅次于太平洋,印度洋在世界海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四大洋的枢纽,进出太平洋和大西洋都非常方便,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到西方发达国家距离最短,战略意义重大。
吃瓜群众吃的到底是哪种瓜?
“你喜欢大海,我爱过你”;“一直很尊重吴老师,没交往,没视频,没故事”……
吃瓜群众喜欢看公众人物在网上展示自己不断进阶的截句技能,因为无数次经验已经证明,句子越短,瓜就越甜。每到深夜,他们就奔忙在一望无垠的瓜田里,对任何风吹草动都异常敏感,为了等待一颗成熟的瓜,漫漫长夜也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
吃瓜群众自己大概从未思考过,他们吃的瓜是什么瓜?他们为什么被叫做“吃瓜群众”?我们吃饼群众、吃面群众为什么不可以拥有姓名?
在吃瓜群众这个词出现之前,我们一般称自己为围观群众,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宗旨,在各个热门事件中刷一波存在感。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围观群众人手多了一瓜,爱看热闹又爱吃,人物形象马上丰满立体了起来。今天我们一起严肃探讨一下,吃瓜群众吃的到底是什么品种的“瓜”。
呼声最大的毫无疑问是西瓜,作为瓜类甚至水果届的一番,西瓜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夏日回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经常在影视剧作品、文学作品中客串演出,商业活动数量之多超出想象,商业价值几十年稳如泰山。
在可查证的“吃瓜群众”的解释中,可以看到这样的信息:在一个公路新闻中,记者采访一个老伯,老伯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当时在吃西瓜。有人在评论中留言说“我只是一个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就此吃瓜群众一词才流传开来。
如今这个新闻的真实性不得而知,据我们多方搜索,并没有发现任何信息源,但它却出现在了每一个关于“吃瓜群众”的词汇解释中,不知是哪位老伯出了多少钱为自己买了通稿。
虽然事实如何尚不清晰,但是中国人对西瓜的热爱是不可否认的,西瓜的咖位来源于其在中国出现的时长以及在国人生活中占据的重要位置。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里,曾描述过一种奇特的瓜,“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认为,陶弘景提到的这个寒瓜,就是西瓜。也就是说,西瓜最早传到中国时,名字叫寒瓜。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峤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
这些史料都能清晰地说明西瓜的种植和栽培在中国已经有了十分悠久的历史,到现代社会,国人对于西瓜的热爱比之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直接把中国打造成世界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西瓜总产量7924万吨,以高出第二名土耳其20倍的数据,从本星球七大洲八大洋中断层C位出道。
不但数量多,品种也在不断递增。在中国好瓜网(没错确实有这个网站)上搜索西瓜品种,可浏览到的就有90种,其中无籽西瓜38种,有籽西瓜52种。
那么中国人生产了这么多瓜,都卖给谁了?
在卖瓜这件事上,中国人坚决贯彻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自产自销。2016年中国西瓜的进口量为23万吨,出口量约为三万吨,也就是说,拥有世界最大西瓜产量的我国产的西瓜,依然不太能满足群众的消费,需要额外进口。
目前我国西瓜种植面积已超过3000万亩,粗略估算产值超2万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之前预计,到2020年,我国西瓜产量将达8182万吨。
巨大的产量自然使得西瓜的价格比较平易近人,也更有利于我国人民实现吃瓜自由(仿佛听到了隔壁日韩人民的哭声?)北方人对于西瓜消费的体会应该更深,毕竟他们在夏天买西瓜的时候,都是用麻袋装的,吃西瓜也都是论个吃的,不用勺子挖着吃的西瓜,是没有灵魂的。
在吃瓜群众届,西瓜的一个有力竞争对手就是瓜子。从小浸淫在“花生瓜子矿泉水,啤酒饮料火腿肠,来脚收一下”这种语言环境中的中国人,很难不对瓜子产生一种特殊的情节。如果说西瓜是我们夏天的三大续命神器之一,那么瓜子就是一年四季让嘴巴免于寂寞的亲密伴侣。
很多人坚信吃瓜群众吃的是瓜子,不仅仅是因为在早期的一些社交网站和论坛中,每当有让人不明觉厉的帖子出现,下面的围观群众就会留下“前排出售瓜子”、“前排吃瓜子”的评论,更是因为从小到大,瓜子陪伴我们度过很多或孤独或热闹的时光:一个人窝在沙发上看电影,没有瓜子薯片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春节前置办年货,先去市场把焦糖、椒盐、原味瓜子各装上几斤;去参加婚宴和聚会,面对一群陌生人不知道如何social,一把瓜子打开话匣子;长途路行,伴随着窗外飞速变化的风景磕完了仅有的一包瓜子……这些存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场景令“吃瓜(子)群众论”十分站得住脚。
瓜子作为休闲零食,承担西瓜所不能承担的社交功能。由于它体量小,以我们生活的经验来看拒绝吃瓜子的人又很少,所以邀请别人吃瓜子是一件几乎没有负担和压力的事。被邀请吃瓜子的心情也同样轻松,不会因为收受的物品太贵而感到尴尬,也不会像吃西瓜一样需要破坏形象。在明代,嗑瓜子就已经开始流行在中华大地。想象一下在冬季漫长而寒冷的北方,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商场的古人们只能窝在家里唠嗑,瓜子凭借自身的努力,成为了大家消解无聊时光的一大功臣。
瓜子消费并非中国独有,在罗马尼亚早期的电影《神秘的黄玫瑰》中,身为牛仔的男主角,不是叼着雪茄耍帅,而是整天拿着一朵向日葵磕瓜子,劫富济贫。
并且曾有调查显示,仅在一个赛季中,西甲和西乙联赛的球场上就消耗了2950吨瓜子。据说在土耳其,人人都喜欢沾了粗盐的瓜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嗑瓜子是世界范围内的娱乐活动。
虽说嗑瓜子不是“国粹技能”,但也并非人人都能掌握这项技术,在B站up主信誓蛋蛋上传的视频《外国人真的不会嗑瓜子吗》中,外国朋友吃瓜子的方法确实有那么一点……粗旷。
中国人的嗑瓜子技能也绝不是一朝一夕练就,只要看下门牙情况,基本就能判断此人对于瓜子的依赖程度。而瓜子的美妙就在于,葵花子、西瓜子、南瓜子在磕的时候都需要用到不同的技巧,这不但是对舌头灵活度的极大考验,也是耐心与食欲的终极battle。
综上所述,无论吃瓜群众吃的瓜是西瓜还是瓜子,都如实地反应了我国人民的休闲生活,只有过得悠闲、不用为下一顿饭有没有得吃而烦恼,才会有心情吃别人的瓜。
至于我们吃得到底是哪种瓜,就交给大家来判断。
全球“卷”商品,沃尔玛不放弃大卖场
文| 妮可,出品| 零售氪星球
零售圈,那些别人家的孩子,最近「卷」什么?
没错,商品力。
今年9月,沃尔玛中国大卖场升级全球购业务,引入300多种几近“骨折价”的国际知名品牌和日常热销的中高端商品。同时,一些区域订单,最快2-3天就能拿到货。
这是沃尔玛中国对大卖场迭代升级的最新动作。
沃尔玛中国大卖场全球购的展示堆头
沃尔玛中国高级副总裁、大卖场首席采购官祝骏透露,升级以来,沃尔玛大卖场的全球购业务不断刷新单日销售峰值。
进入10月,全球购日均销售环比增长超46倍。
借势双11大促的热度,10月28日0点开售前的半小时内,全球购一下子卖出约4万瓶599元的SK-II“神仙水”,999元两瓶的雅诗兰黛“小棕瓶”也出了近8000瓶。
“这次出手,背后是硬实力,这么多大牌能长年做到这么低的价格。”一位圈内人士评价,“当然,消费者也迅速识别出来了。”
目前,沃尔玛全球购上架货品大概在300个左右,还在不断扩展品类,引入新商品,预计年底会达到500-600个。
国内大部分商超零售商们还处在升级转型的困顿摸索中,但,近年出现一个明显新趋势:同行们比拼的赛点,正从线上线下一体化、30分钟配送、会营销等“怎么卖?”,进化到较量“卖什么?”。
消费者为啥光顾你的门店?
“好商品是‘1’,大店or小店,到店还是30分钟到家、会不会搞营销等都是后面的‘0’。”一位从业者直言不讳。
01回归简单的本质在《山姆.沃尔顿的故事:源于美国制造》一书中,山姆.沃尔顿说,“在我整个零售业的职业生涯中,我坚持了一个指导原则。这是一个简单的原则……无论如何,我一次又一次地说:零售业的成功秘诀是满足顾客需求。”
简单地说,作为世界顶级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创始人,也没什么高深套路,只是永无止境地追求能让消费者满足的商品而已。
“让顾客‘花得少,过得好’是沃尔玛大卖场不变的品牌愿景。”
在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朱晓静看来,沃尔玛的原则,极其简单且始终如一。
“作为立足和服务于本地社区的零售商,也是当下零售人的价值和使命。我们相信,为消费者省下来的每一块钱对他们的生活都有意义。
不同世代消费者,有不同生活方式和视野,需求也会呈现不同时期的变化。沃尔玛一直坚守的原则,尤其贴合眼下世界消费者的新变化。
疫情常态化,各种宏观微观环境变化和挑战,中国市场处在消费变迁的拐点:人们趋于更理性,更追求品质兼顾性价比,希望用更少花费保证生活品质。
朱晓静,2020年5月上任,去年底,她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披露了沃尔玛中国的新方向,“接下来的十年,关键词会从penetration即覆盖,转向loyalty即获客与留客能力。”
获客与留客,首当其冲是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背后是品质、价值和效率的较量。
2020年,沃尔玛中国启动整体核心战略,聚焦包括差异化商品力在内的三个新方向。2年时间,具体成果开始一个一个跑出来。
在商超界差异化商品的头牌,自有品牌商品上,今年5月,沃尔玛对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的自有品牌惠宜(Great Value),进行了最新一轮升级,首批40多支惠宜商品推出全新包装,尤其在口味、质量、性价比上做了全方位升级。
沃尔玛大卖场小程序全球购页面
今年7月底立项推进,9月迅速启动的全球购业务升级,是沃尔玛中国拿出最硬核的全球供应链,死磕在中国市场差异化商品力的最新一步。
“沃尔玛全球购带着核心实力来卷了。”
祝骏强调,“在选品思路上,沃尔玛秉持严格精选态度,这非常关键,我们会不断迭代,不被消费者接受的商品会被淘汰,只选择消费者喜爱、能为他们带来价值的好商品。”
显然,这里的「卷」,不是导向同行间恶性竞争,而是向内发力,挖出绝活——卷的是自己,但,为消费者带来务实的新价值。
「卷」商品,尤其是进口货,沃尔玛的底气,来自这家全球零售巨头数十年的能力积淀。
02全球购的「硬核」最近,国内新零售商超,盒马发布了最新商品成绩单,盒马CEO侯毅一个突出的看法是,“中国零售的商品竞争力落后发达市场至少10年以上,这是最大的蓝海市场。”
他说,未来几年,盒马会重点摸索海外进口商品,作为和同行建立差异化竞争机会点。
而盒马们要提速发力的新方向,正是巨头沃尔玛眼下在中国的「硬核」积累和优势。
首先,沃尔玛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丰富、扎实的采购资源。
“七大洲八大洋”都有沃尔玛采购资源,布局全球数十年,沃尔玛不仅知道国内的顾客喜欢买什么,也知道哪些商品在全球范围内受欢迎。
通过与品牌方直接合作、借助全球直采资源,沃尔玛可以为国内消费者带来全球的热销商品,保证货源。
把全球最流行的商品和生活方式拿到国内,沃尔玛可能,更快和更敏锐。
其次,沃尔玛通过点对点全程物流监控,确保商品每一个环节都在严密管控下,从发货、到保税仓、直接发货到顾客家中,全程海关保税仓物流监控。
从消费者角度,沃尔玛品牌力和合规性,几乎零门槛让消费者把全球购当成一个完全可信赖的渠道。
第三,沃尔玛在全球顶级零售商的地位,让其对品牌而言,有更强大的议价权、更高效的供应链,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更明显的价格优势。从“大牌骨折价”的高端美妆商品,譬如SKII的神仙水,单价599元,Lamer经典面霜,雅诗兰黛小棕瓶等。
在祝骏看来,聚焦在满足家庭日常更多元的需求,“全球购是对现有商品的补充,也是未来业务的增长引擎。”
此外,沃尔玛未来还会关注一些新兴需求,比如宠物,尤其高端宠物用品,干粮、湿粮、零食等。未来,沃尔玛还会引进海外大牌服饰、玩具等新品类,满足对现有大卖场里的品类补充。
03大卖场转型 继续刺探未来的零售世界10月揭晓的第一财经《2022年金字招牌榜单》显示,“消费者确实正在改变。”
他们对品牌的好恶变化和对品质的要求,极其考验商业世界那些能穿越不同周期,具备更强韧性的企业。
沃尔玛,用不断满足新需求的实在商品,刷新消费者对商超大卖场的认知,塑造新黏性,也在不断突破外界对大卖场的固有认知。
行业媒体《灵兽》最近一篇文章分析,从陆续披露2022年三季度业绩的十多家上市零售企业的情况看,商超业整体呈现分化,一边是营收逐渐回暖,另一边主旋律依旧“亏损”。大部分连锁商超还处在转型迭代的艰难摸索中。
沃尔玛,是国内商超大卖场转型变革最积极的一个重要玩家。
从上任起,朱晓静一直强调,“大卖场和山姆都是沃尔玛中国的核心品牌,二者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大卖场会在升级转型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沃尔玛中国坚守以顾客和会员为中心的强运营组织,通过不断提升商品力、全渠道转型升级和端对端整体效率,持续创造价值。”
一些变化已经发生,现在,走进沃尔玛门店,可以明显感知:沃尔玛正通过新变化的商品,探寻现在的顾客到底需要什么。
品质、价格,更多生鲜商品在升级,包括箱装高端水果和强调健康、更潮流的零食分类。
沃尔玛大卖场全球购的最新升级,也显示出服务上的新思考。比如,商品精选而非海选。背后是沃尔玛大卖场在厘清定位,并非提供无限商品的平台。否则,丢掉效率,无法规模化就不会形成有竞争力的价格,也在浪费顾客时间。
在业绩上,根据第三方统计,在主要O2O平台上,沃尔玛大卖场业态2021全年O2O营收,在年度大卖场到家业务营收中排行第一。
有一个古老的商业原则是:找到一个最基本的简单道理,严格按照这个道理去言行一致。
对于沃尔玛,很多在变化,也有很多从未改变。
山姆.沃尔顿说,“我们所依赖的大多数价值观、规则和技术,都保持不变。其中,有一些非常简单,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似乎不值得一提。”
选择帮普通百姓省钱这么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然后,依此,进行跨越周期和代际的漫长击穿。
这是零售巨头沃尔玛的朴素价值观,而非噱头。
本文来自寂寞赱遠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102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