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类哪四类
上海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及干垃圾,可回收物是指再生循环的垃圾,包括废塑料、废纸、废织物、废金属以及废玻璃制品等,有害垃圾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湿垃圾则是指厨余垃圾,干垃圾则是这三类除外的垃圾。
上海垃圾的分类
上海垃圾可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及干垃圾四大类,便于市民分类进行投放,在保障了回收渠道通畅的同时还可增加回收物的品种。
可回收物是指可再生循环的垃圾,材质本身是可以再次利用,例如废塑料、废纸、废织物、废金属以及废玻璃制品等,立体包装物需清空内物压扁后进行投放,
有害垃圾则是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等对于人体健康、自然环境造成伤害的废弃物;湿垃圾也被称为厨余垃圾,包括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生活废弃物。
干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之外的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瓷器碎片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后期采取卫生填埋的方法,可减少对于土质以及空气的污染。
上海部分小区出现“六分类”?不强制而且麻烦,为何还要试
最近有市民反映,上海推行多年的生活垃圾“四分类”体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变成了“六分类”。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访发现,在全市“四分类”体系维持不变的基础上,的确有部分小区自发试点“六分类”。
并非强制要求,而且比“四分类”更麻烦,那为何要“六分类”?上海的“四分类”未来会变吗?
开始嫌烦,习惯就好
12月30日早晨,阳光苑居民杨取英一如往常,拎着前夜打包好的垃圾走向定时投放点。奇怪的是,她手里拎的垃圾袋有三只:一只装干垃圾,另外两只装湿垃圾。
“谜底”在定时投放点揭晓,上海小区里常见的四分类垃圾桶在阳光苑变成了五个,多出来的那个也装湿垃圾,不同的是,上面贴有提示:“餐前未烹饪的垃圾”。一旁,原来的湿垃圾桶也贴有提示:“餐后已烹饪的垃圾”。
除了湿垃圾分成两类,该小区还将旧衣物(废弃纺织物)从可回收物里单列出来,定时定点投放、收集。于是,便有了“六分类”。
“一年前就开始了,现在大家都很自觉。”杨取英告诉记者,去年年底,阳光苑和周边几个小区最早尝试“六分类”,事前街道和居委会多次征询居民意见,还花了3天进行“地毯式”宣传,安排志愿者手把手教会居民分辨餐前、餐后湿垃圾。
花木街道牡丹第七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舒征坦言,很多居民一开始不理解,认为四分类能坚持就不容易,现在又多出两样,更麻烦了。但“硬着头皮”做下来,他们普遍感觉“六分类”并不复杂。
因为旧衣物不是天天扔,本来换季时就要整理出来。
分辨餐前、餐后湿垃圾也很简单,只要记住“素的、没烧过”就是餐前湿垃圾,其他都是餐后湿垃圾。
举个例子,家里洗菜拣出来的烂菜叶,酸涩或受损、霉变的水果,还有枯死的花草,都是餐前湿垃圾,鱼肉等荤腥即使没加工过,也算作餐后湿垃圾。
久而久之,很多居民洗切蔬果时,已经养成多备一个湿垃圾袋的习惯。“开油锅”前的湿垃圾扔到餐前湿垃圾袋,吃剩下的厨余垃圾扔另一个袋子。
“还是很方便的,一定要说问题的话,就是分出餐前湿垃圾后,餐后湿垃圾太少了,要囤几天才凑满一袋,怕留在家里有味道,天天扔,又感觉很浪费垃圾袋。”杨取英说,她家里垃圾袋不够了,正考虑买两个湿垃圾桶,倒完两种湿垃圾后,回家冲一冲又能用,更环保。
“多此一举”,有无必要?
记者从花木街道了解到,目前该街道的168个小区已全部试行“六分类”,近一年内,共分出餐前湿垃圾8000吨、旧衣物402.07吨。
不过,“六分类”并非全市的强制规定,要让居民充分了解并认同其意义,才可能持久自觉地“多此一举”。
“表面看是精细化分类,实质是让更多垃圾得到资源化利用的可能,通过‘反哺’社区,让居民实实在在地看到‘变废为宝’,打造垃圾分类价值认同闭环。”花木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嘉宁告诉记者,去年几次调研中,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仍有居民不理解扔湿垃圾要破袋,往深层次追究,这其实是对干湿垃圾的去向缺乏了解,他们并不知道,塑料袋会对湿垃圾的末端处置造成很大影响。
李嘉宁说,很多小区有一个有趣现象,去过老港基地等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的居民,分类积极性普遍高于没有去过的,“原因很简单,去过的居民亲眼见证了垃圾分类的价值,他们发自内心地认为垃圾分类是有意义的。这也提醒我们,要让更多居民看到垃圾分类的好处。”
今年夏天,去苗桐市场买菜的市民并不知道,隔壁放置了一台餐前湿垃圾降解机。
恰恰因为机器“吃”下去的都是居民分出来的废弃蔬果花草,加上有生物技术实现快速降解(24小时变成有机介质),所以整个降解过程的异味可控。带有淡淡酱香味的有机介质被送回小区开展绿色低碳活动,成了居民抢着要的紧俏货。
居民精细分类产生的餐前湿垃圾一天后变成有机介质“回家”,这就是一个价值认同闭环。它在居民脑海里留下一段“语音”:垃圾只有分得细致,才能有更好的出路。
图说:经过24小时降解的餐前湿垃圾在“孵太阳”,有股淡淡的酱香味,打包后送给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居民
除了促进价值认同,在源头将湿垃圾一分为二,还有一个更现实的意义:减轻末端处置压力。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相比2019年上半年,上海四大类生活垃圾的分类收运处置量增加了一成。其中,湿垃圾增量比较明显,今年上半年分出量达10311吨/日,相比2019年同期增加约89%。
一些湿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已经满负荷运转,新建处置项目又面临高成本、邻避效应等阻碍,在源头全力以赴地控制垃圾的产生量甚至减量,可以为全程分类体系减负,也能开源节流,省下更多公共投入,用于更需要的民生领域。
数据来源:上海市绿化市容局 制图:陈玺撼
在花木街道两网融合中转站,废衣物经过人工流水线的二次分拣,细分为8大类,也得到了更多“重生”的机会。
上海金桥再生资源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唐旭告诉记者,除了近两成的来料由于缺乏再利用的价值,作为干垃圾处置以外,其余来料均能物尽其用,其中约10%七成及以上程度新的衣物还将清洗、消毒后用作慈善捐赠。这些善举将建立清晰的名录,在相关小区公示。
这也是一个价值认同闭环,和餐前湿垃圾变成有机介质“回家”有所不同,废衣物并没有“回家”,而是去了更需要它们的地方,对居民形成的是一种精神激励,同样可以有效促进源头生活垃圾的精细分类。
图说:分拣后,从左到右的三个框分别装冬季外套、羊毛衫、夏季衣物
分为几类,要看末端
既然“六分类”值得鼓励,那么未来有可能在全市复制推广吗?
记者从上海绿化市容部门了解到,垃圾分类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只要条件成熟,可以鼓励更多小区尝试精细化分类。
这并不是说“四分类”不好。如今实施的“四分类”是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后,得到肯定最多的标准,也是当下最能匹配末端生活垃圾处置实际情况的标准。但不能排除将来有更适合的标准来取代“四分类”。
图说:新罗秀菜市场里每个摊位都配备了干、湿垃圾桶,从源头做好分类,才能保障后端处置环节的持续与高效,简而言之,源头分类做不好,湿垃圾就变不成宝
近20年,上海生活垃圾的分类经历了5个版本: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废玻璃、有害垃圾、可燃垃圾、可堆肥垃圾和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
许多分类的名称是不同的,但内涵差不多,比如有机垃圾、湿垃圾、可堆肥垃圾,又比如干垃圾、可燃垃圾等。
除了内涵差不多,每一种分类标准遵循的原则也基本相同,即由垃圾末端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和能力来决定。
上世纪末,上海刚开始探索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时,末端处置方式以填埋为主,所以最初是以垃圾能否容易降解、是否会对填埋处及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污染为主要原则进行分类。
此后,末端处置方式逐步向填埋、焚烧、综合处理等多样化发展,垃圾分类方式也发生变化:生活垃圾焚烧前需对废玻璃单独分类,以防玻璃进入焚烧炉后粘结炉排,引发机械故障,影响焚烧效果;而综合处理方式主要以堆肥技术处理垃圾中的有机成分。
因此,2000年以后,上海采取了“一市两制”的分类法——在焚烧厂服务地区实行“废玻璃、有害垃圾、可燃垃圾”的分类方式;在其他区域实行“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方式。
老港固废基地再生能源中心外景图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供图
本世纪初,可回收物由于价值低、收运处置体系运行不畅等因素,开始大量混入生活垃圾。从2007年开始,上海在居住区实行“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的分类方式。
上海世博会后,上海生活垃圾出现一个明显的特征:有四到五成为食源性的易腐垃圾,即湿垃圾。
借鉴台北案例,结合自身实际,上海从2011年开始在居住区推进以“干湿分类”为基础的“2+X”模式,这一模式如今演变成“四分类”。
将湿垃圾尽可能分离出来,可有效增加焚烧垃圾的热值,提升焚烧效率,同时避免有害气体的排放,因此“干湿分类”为基础的“四分类”十分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
可以预见,随着末端处置技术的不断提高,分类标准还将调整,很可能在“四分类”的基础上出现更多的专项细分品种,甚至是类似日本等国家那样动辄十几类的精细化方式。
图说:花木街道餐前湿垃圾降解机旁的科普展示区,直接将垃圾细分的价值告诉居民
栏目主编:陈玺撼 题图来源:陈玺撼 摄
文中图片:陈玺撼 摄来源:作者:陈玺撼
本文来自北蒙岛的雨季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1/10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