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谢雁冰)走进北京通州大运河南岸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曾经设备林立、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区痕迹全无,取而代之的是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城市生态图景。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2年宣传活动日前在北京举行。活动的主题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用法治力量保护生态环境”。
记者随采访团走进这座集生态修复、市民休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公园,寻觅化工集聚区变身“城市绿肺”的治理密码。
百万乔灌树木、百种乡土植物、二十四节气林窗、四季景观大道……共同构成了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绿色基底。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于2020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运营,规划建设面积约11.2平方公里,其中总绿化面积约7.39平方公里。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城镇绿化处处长刘明星说,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每年增碳6200吨,自身消耗碳3300吨,是一家标准的“负碳”公园。
难以想象的是,这里曾是一片化工集聚区,其中有占地约1.76平方公里的东方化工厂,以及周边63家工业企业。如今,轰鸣的机器已归于沉寂。
以“近自然、留弹性、活文化”为设计理念,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在原东方化工厂、东亚铝业等老工业遗址上打造近自然的森林景观和滨水空间。园内栽植近百万株各类乔灌木植物、近400公顷的地被花卉及水生植物,共计植物品种238种,林木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公园规划结构为“一核、两环、三带、五片区”。“一核”是生态保育核心区,“两环”分别为星型健身步道环和二十四节气环,“三带”分别为六环路景观带、大运河景观带、运河故道景观带,五片区为文化区、科普区、雨洪区、市民区、体育区。
原东方化工厂核心区如今已化身为给小动物、鸟类提供生活空间的“生态保育核”。灰喜鹊、大嘴乌鸦、戴胜、金翅雀、斑鸫、棕头鸦雀……沿着观鸟样线走一圈,幸运的话,可以偶遇十多种不同鸟类。园区内还种植了多种“食源”植物,为小动物们谋福利。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许艺凡表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是贯彻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典型案例,把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园林造景进行有效融合,将原东方化工厂主要管控区纳入“生态保育核”,通过多种方式构建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用生态的方法实施生态修复。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从开园至今,土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在不断提升。”许艺凡说。
从污染严重的化工集聚区到生机盎然、风景如画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转变背后是北京市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的缩影,也是贯彻生态文明领域法规的有力实践。
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当天介绍,在加强首都生态文明领域立法方面,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完善污染防治类法规,打出立法“组合拳”。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23部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推动形成覆盖大气、水、土壤等主要环境要素的污染防治法规体系。
据悉,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落实环保法要求,连续7年听取审议环境报告。依法坚持和完善环境报告制度,将环保报告确定为“定期报告”事项,纳入人大监督常规议程,推动环境报告制度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完)
本文来自脚轮生活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3/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