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大约是在秦汉时期,逐渐地从“粒食”发展为“粉食”(亦即“面食”),这从秦汉时代大量出土的石磨似乎可以证明。饺子和馄饨都是北方面食文化谱系中代表性的食品,它们之间的关系悠久而又复杂,自古至今均有将两者的“名”与“实”混淆不分的情形。
大约秦汉时便有了馄饨,它以“混沌”之形得名,原本外形就无规则,煮在汤锅里就更加“混沌”了。饺子则可能是从馄饨发展而来,将馄饨包成半月形就成了饺子。北齐颜之推曾在《颜氏家训》里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似乎说明饺子这种偃月形馄饨,在当时已颇为流行与普及。颜之推说的这种食物虽仍有“馄饨”之名,却已具备“饺子”之形,实是非常重要的线索。
1959年新疆吐鲁番的阿斯塔那的一座1300年前的墓葬当中,曾发现长约5厘米的小麦面制作的月牙形风干了的饺子。根据年代推算,是公元659年,唐高宗时期,那时的新疆是唐朝直接管辖的西域。阿斯塔那,位于吐鲁番市以东约40公里,南距高昌古城约2公里。
饺子放在碗中,无论形状和颜色都保存相当好,实在难得。吐鲁番特别干燥的气候,为古墓内的文物保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些唐代的饺子,与现代我们常见的饺子大小形状几乎是一模一样。因此初步认为,最迟在唐代,饺子的形状已经完全定型了。
本文来自不要说穿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3/1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