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界碑(海拔4000米的中国界碑:重800斤 硬扛上山)

2009年2月,时任国务委员戴秉国和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范家谦为中越陆地边界1116号界碑揭幕。每一次勘界谈判或者实地调研都是一次打拼和考验。工作起来经常要连轴转,可谓“黑白颠倒”。一位年轻外交官回忆说,有一次勘界会谈,从当天上午9点半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下午3点,其间中方...

2009年2月,时任国务委员戴秉国和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范家谦为中越陆地边界1116号界碑揭幕。

每一次勘界谈判或者实地调研都是一次打拼和考验。工作起来经常要连轴转,可谓“黑白颠倒”。一位年轻外交官回忆说,有一次勘界会谈,从当天上午9点半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下午3点,其间中方没有一人休息,只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专家趴在谈判桌上打了个盹。

“野外风餐露宿,谈判据理力争。外交官作为文装解放军的特点在边界人身上体现得更加突出。” 宁赋魁这样总结。

第一个与中国划定边界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时,继承的是一条与很多邻国都有争议的边界。当时情况十分复杂:有的边界从未划定,仅依靠传统习惯线或实际控制线进行管辖。有的边界虽有旧界约规定,但由于条约文字、附图和实地情况存在矛盾,形成了众多争议地区。

率先解决争议、第一个与我国划定边界的就是缅甸。

1954年12月12日,中缅两国总理在会谈公报中提出“在适当时机内,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解决中缅未定界问题。

然而就在1955年11月,正当中缅双方为边界问题的商谈分别进行积极准备的时候,双方的前哨部队在两国的边境上由于误会发生了冲突。经过中缅双方的努力,这次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理,同时也使两国政府体会到及早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必要。

1956年初起,中缅两国政府就边界问题开始频繁接触。同年11月,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吴努主席应邀来京商谈。我国政府根据和平外交政策和对中缅边界问题调查研究的结果,向缅甸政府提出了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原则性建议。

经过几年的友好协商,所有争议问题都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双方于1960年10月1日签署了《中缅边界条约》。

本文来自闲云池中敛投稿,不代表美啦巴巴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la8.com/3/11048.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1-10
下一篇 01-10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12345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